-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5
- 3
- 2
- 62
- 6
- 4
- 3
- 2
- 19
- 8
- 7
- 6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薛静波 李昃鹏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年25卷12期 1858-1863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脊柱后路矫形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己成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最为常见的临床治疗方法,但使用高密度的置钉方式会对患者造成更大的创伤且增加医疗成本.目的:利用六自由度关节机器人对后路不同置钉密度固定的猪脊柱进行生物力学测试,探讨不同置钉密度对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伟 王玺 等 《河北医学》 2022年28卷10期 1631-163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经后路开窗减压矫形融合内固定术(PLIF)治疗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DLSS)合并节段性腰椎不稳定(L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9例DLSS合并L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55)及对照组(n=54),对照组采用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云德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5年48期 7770-7775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后路矫形是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较为有效的方法,但目前关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后路矫形后脊柱高度的矫正程度及其影响因素鲜见报道。
目的:分析后路矫形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脊柱矫形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桑亮 夏磊 《实用医学杂志》 2015年31卷1期 103-105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经后路责任节段减压、长节段矫形固定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DLS)的中期疗效.方法:通过影像学方法和临床功能的评分分析经后路责任节段减压、长节段矫形固定融合治疗的33例DLS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明 倪春鸿 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4年12卷5期 338-34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和评价由单个先天性半椎体引起的侧后凸畸形经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及节段矫形内固定的初期手术效果.对象与方法:对10例由单个先天性半椎体引起的侧后凸畸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年龄在8~14岁之间,均经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及节段性矫形内固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群波 邵高海 等 《重庆医学》 2010年39卷9期 1098-1099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 评价由单个孤立半椎体引起青少年侧后凸畸形经1期后路半椎体切除内固定术的初期手术效果,并探讨固定节段的选择.方法 对13例由单个半椎体引起侧后凸畸形的青少年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为9~17岁,平均12.4岁.均经1期后路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波 张铭华 等 《四川医学》 2008年29卷5期 562-56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评价由单个半椎体引起青少年侧后凸畸形经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及节段矫形内固定的初期手术效果.方法 对11例由单个半椎体引起侧后凸畸形的青少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均经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及节段性矫形内固定.结果 侧凸畸形由术前平均67.6°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大凯 《中外医疗》 2016年35卷19期 48-49页
【摘要】 目的:分析经后路责任节段减压、长节段矫形固定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DLS)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取该院于2010年3月—2013年7月收治的DLS患者54例,均采取经后路责任阶段减压、长节段矫形固定融合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术后3个月、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达义 温国宏 等 《华中医学杂志》 2009年33卷2期 109-111页CA
【摘要】 目的 评价经一期后路截骨椎体切除、矫形内固定治疗胸腰段侧后凸畸形的手术效果.方法 对8例各种原因引起的侧后凸畸形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矫正程度由术前平均侧凸47°、后凸60.改善至术后15.和17.,平均矫正率分别为68%和7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