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8
- 6
- 2
- 21
- 8
- 6
- 2
- 2
- 11
- 11
- 9
- 6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洪桢 王殿仕 《生理科学进展》 2004年35卷3期 273-276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后连合核位于腰骶尾髓的脊髓灰质后连合,含丰富的神经活性物质,并表达多种神经递质受体,与中枢及外周联系广泛,在功能上与内脏感觉的中继、内脏和躯体初级传入信息的整合、镇痛及内脏反射活动等密切相关.一些内源性物质可能通过对兴奋性及抑制性神经递质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洪桢 王殿仕 等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2004年20卷4期 266-269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目的研究依托咪酯(etomidate,ET)在急性分离的大鼠骶髓后连合核(sacral dorsal commissural nucleus,SDCN)神经元的药理学特性.方法采用制霉菌素穿孔膜片钳全细胞记录.结果在大鼠SDCN神经元,E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史娟 丁玉强 等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2000年16卷3期 200-203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采用荧光金逆行标记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了大鼠脑干SP能神经元向腰骶髓后连合核(DCN)的投射状况.将FG压力注入DCN后,脑干中缝苍白核、中缝隐核、中缝大核和巨细胞网状核α部腹外侧部的一些FG逆标神经元呈现SP样免疫反应阳性.结果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季伟 裴力雨 等 《神经解剖学杂志》 2006年22卷3期 333-33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本研究运用荧光金(FG)逆行束路追踪与5-HT1A受体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相结合,观察了大鼠腰骶髓后连合核(DCN)和中间带外侧核(IML)内感受盆腔内脏伤害性信息并向外侧臂旁核(LPB)发出投射的神经元呈5-HT1 A受体免疫反应阳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景杰 秦明 等 《神经解剖学杂志》 2006年22卷3期 337-34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探讨电针刺激大鼠足三里穴(ST36)对内脏痛的镇痛作用机制.向大鼠乙状结肠注射福尔马林制作内脏痛模型.将实验大鼠分成A、B、C和D组:A组为单纯内脏痛组;B组为预先给予电针刺激足三里穴,再制作内脏痛模型;C组为制作内脏痛模型后再给予电针刺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裴力雨 季伟 等 《神经解剖学杂志》 2004年20卷4期 411-41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本研究应用四甲基罗达明(TMR)逆行追踪结合P物质受体(SPR)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观察了大鼠腰骶髓后连合核(DCN)和中间带外侧核(IML)内的SPR阳性神经元向外侧臂旁核(LPB)的投射.将TMR注入一侧LPB后,可在腰骶(L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海雷 洪桢 等 《神经解剖学杂志》 2002年18卷2期 122-12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本课题组的既往研究曾发现,膀胱的初级传入投射纤维中有一部分传递伤害性刺激,投射于腰骶髓的后连合核.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比较盆腔内脏和后肢躯体性结构的伤害性刺激诱导FOS阳性反应在大鼠后连合核的表达状况,藉以确定投射于后连合核的传递痛信号的初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史娟 张淼丽 等 《神经解剖学杂志》 2001年17卷3期 243-24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近20年来的研究表明,骶髓后连合核是接受和中继盆腔脏器初级传人信号的重要内脏感觉核团.通过盆神经传人脊髓的盆腔脏器初级传入神经纤维除一部分投射于中间带外侧核区参与排尿反射活动的调控外,其余部分基本上都投射于骶髓后连合核.本文作者等又曾发现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殿仕 徐天乐 等 《生理学报》 1999年51卷4期 361-37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制霉菌素穿孔膜片箝技术, 研究了P物质(substance P, SP)对急性分离的大鼠骶髓后连合核神经元士的宁敏感性甘氨酸(glycine, Gly)反应的调控作用. 在箝制电压为-40 mV时,SP在1 nmol/L~1 μmo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善学 李继硕 等 《生理学报》 1998年50卷5期 570-57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戊巴比妥钠麻醉的猫上,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的方法,观察了躯体和内脏的伤害性刺激对骶髓后连合核神经元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接受盆神经内Aδ纤维传入的神经元皆为特异性伤害感受或广动力范围神经元--它们可被包括会阴部皮肤的躯体感受野的机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