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3
- 5
- 18
- 3
- 1
- 27
- 9
- 8
- 6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玉 胡建鹏 《吉林中医药》 2024年44卷9期 1002-1005页 ISTIC
【摘要】 整理分析《宝命真诠》《吴氏医验录》及相关文献,探讨吴楚治疗中风病的特色.吴楚主张将中风分为真中风和类中风两大类,认为内虚风中是真中风的基本病机特点,主张从脏腑、血脉、闭脱三方面进行辨别,并以汗、下、养血顺气三法进行论治.对于类中风的治疗,吴...
【中文期刊】 刘政新 余雪健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3年29卷10期 1607-1609页 ISTICCSCDCA
【摘要】 吴楚是清代著名新安医家,通过对其《吴氏医验录》中痰证相关病案进行总结分析,归纳其温补思想在痰证辨治中的运用.吴氏认为,痰之所生主要归责于脾肾两脏.脾虚则水湿不能运化,从而停聚为痰;肾虚则肾水无以牵制,上犯为痰.临证之时以脉为重,滑脉为脾虚生...
【中文期刊】 刘小双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34卷4期 16-17,22页
【摘要】 新安医家吴楚临证善用温补治法,通过研究《吴氏医验录》中相关温补医论及用药特点并例举阴证误表、虚劳2则验案进行探析,得出吴楚临证以温补为主,善用甘温之品,治虚劳尤重人参甘温培补的结论.他作为医家本着医者仁心的态度,主张治病应标本兼顾、寻求根源...
【中文期刊】 冯烨 刘兰林 等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33卷1期 160-162页 ISTIC
【摘要】 吴楚作为新安医学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善于运用补中益气法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常益气与温阳合方,补脾与温肾同用,形成自己独特的温补之法.从《吴氏医验录》中了解到吴氏临证运用补中益气法具有:中焦不足,法当健脾补中,多用甘温培补之味;气虚发热,遵...
【中文期刊】 李家劼 郭锦晨 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年28卷13期 23-24,85页
【摘要】 基于 《吴氏医验录》,整理吴楚辨治"寒入血室"证的学术特色.撷取吴楚在案中首次提出"寒入血室"之证的经典医案一则,分别从病因病机、 理法方药方面对其进行探析.吴氏认为,既有"热入血室"之证,遇此妇人之奇病,辨之为"寒入血室"证,详释其病因,...
【中文期刊】 冯烨 张浩 等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40卷2期 156-158页 ISTIC
【摘要】 [目的]研究新安医家吴楚《吴氏医验录》中运用补中益气法治疗疟疾验案3则,探寻吴楚在治疗疟疾方面的诊治特色,为现代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取得更好临床疗效。[方法]以《吴氏医验录》疟疾验案3则为例,结合《内经》、《伤寒论》、《脾胃论》、《吴氏医...
【中文期刊】 张硕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37卷2期 131-133页
【摘要】 南宋词人张孝祥现存词作一部,为《于湖词》."于湖"即今之芜湖,所在之地被称为"楚尾吴头",词人的一生也多在吴楚之间辗转.词本就是以约束流转之形态来抒发丰富多姿之情感,张孝祥生平去国离家的乡思客愁、报国不遇的忠愤吊怀和离多别苦的友情爱情等均寄...
【中文期刊】 储全根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11年30卷4期 11-13页 ISTICCA
【摘要】 新安医家中存在温补一派:汪机阐发营卫,主用参芪以补营气、胃气之不足;孙一奎阐发命门动气,以温补下元为重;吴楚私淑东垣,善用甘温益气之法;程杏轩兼收并蓄,撷前贤温补精华,受张景岳影响最深.温补派不能等同于温补培元派,汪机作为温补培元之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