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3
- 3
- 1
- 43
- 17
- 1
- 55
- 15
- 14
- 8
- 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赵霞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1年45卷11期 10-11页ISTICCSCDCA
【摘要】 吴银根老师长期致力于中医药治疗肺系疾病的临床研究工作,学验俱丰.吴师应用膏方治疗支气管哮喘,收效颇著.笔者有幸跟随吴师膏方门诊学习,受益匪浅,现简述吴师用膏方治疗哮喘的临床思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喻晓 石克华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12卷5期 151-153页ISTICCA
【摘要】 介绍昊银根教授运用麻黄汤及衍化方剂辨治肺系咳喘病的临床经验,主要从麻黄汤及衍化方剂的方药分析、临床应用、方剂区别、验案举例等方面进行总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倪伟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0年44卷8期 13-14页ISTICCSCDCA
【摘要】 <篇首> 慢性咳嗽,指咳嗽超过8周,胸部X线检查无明显病变者.本病属于中医学"咳嗽"范畴,为久咳、顽咳.吴银根教授在多年的临证实践中对慢性咳嗽的辨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兹将其简要总结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锴 《江西中医药》 2022年53卷1期 27-29页CA
【摘要】 介绍吴银根运用中医方法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经验,吴银根认为,慢性咳嗽在治疗时应注意分清外感与内伤、辨别实邪与正虚、区分治咳与治嗽、辨析宣肃与收敛,综合考虑,灵活运用,可取得满意的疗效,并附验案2则以证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锴 曹敏 《江苏中医药》 2021年53卷1期 14-17页ISTICCA
【摘要】 吴银根教授治疗肺系疑难病经验丰富: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从治痰、治喘着手;对于间质性肺炎,认为其病机为肺络痹阻,治疗当通补肺络;对于支气管扩张,临证从辨析4方面要素着手——辨咯痰、辨咯血、辨细菌、辨正虚.附验案3则以说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晓宇 《世界中医药》 2016年11卷8期 1543-1546页ISTICPKUCA
【摘要】 吴银根主任医师是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终身教授,擅长诊治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等属于中医肺系咳嗽疾病,尤其擅长间质性肺病的诊治,文中体现了吴银根主任医师的针对气阴两亏、肺络痹阻、久病及肾的临床治疗指导思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锴 《河北中医》 2020年42卷8期 1138-1141页ISTIC
【摘要】 吴银根教授认为,支气管哮喘的致病因素在于寒邪与寒体两端,关键在于肾阳亏虚,治则为温阳补肾.治疗上采取分期论治,顾及兼证:急性发作则宣肃并用;反复发作,风痰入络,则加用虫类药;缓解期则重在温补脾肾,并辅以膏方治疗,疗效满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天嵩 韩镭 《中医药学刊》 2003年21卷3期 346-34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肺纤维化是对各种肺损伤的共同反应,是一大群异质性疾病,虽然它的始动因子不一,但具有共同的特点:即早期改变为炎症细胞浸润,晚期则为肺内成纤维细胞积聚、胶原、透明质酸等细胞外基质的大量合成和沉积,取代了正常的功能性肺实质结构[1],因缺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芳 方泓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03年30卷10期 792-792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吴银根教授,研究中医呼吸内科,主攻哮喘,擅长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肺心病、支气管扩张、间质性肺炎.市科委课题多项,近40篇.出版专著对膏方治疗肺系疾病颇有心得,今举两则病案,试阐述一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天嵩 吴红梅 《中医药学刊》 2002年20卷9期 15-1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吴根银教授治疗疑难病注意调整阴阳,攻邪不忘扶正,多采用攻补兼施或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之法,正虚邪实、反对一味攻下,邪盛正气虚时,重在祛邪.认为疑难病病机涉及虚、热、瘀,并指出了相应的治则和用药特色.其用药特色:扶正气,崇尚通补、化痰浊、妙用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