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
- 2
- 1
- 1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陶宏 《法制与社会》 2011年32期 139-140页
【摘要】 由于法律规定的不明确,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民间借贷之间的界限模糊,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难以区分.本文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定义依据、资金的用途、犯罪对象的不特定性特征、与民间借贷的区别界限、追诉标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爱东 陈雄飞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32卷5期 95-100页
【摘要】 根据我国现有的金融法律、法规和规章,目前司法实践中将金融机构违规保底理财一律认定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在法律理由上欠妥.在处理被害人作为一方诉讼主体参与刑事诉讼、追缴赃款和善意取得等刑民交叉问题上存在诸多需要改进之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涂龙科 胡建涛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8年1期 34-38页
【摘要】 "德隆系"案件反映出,当前实践中以委托理财形式出现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认定,还存在若干理论上的难题,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承诺保底收益的委托理财行为符合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性质;受托机构是否具备委托理财业务资质不影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成立;非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摘要】 最高检近期明确了规范办理涉民营企业案件执法司法标准.对于民企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主要用于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能够及时清退所吸收资金的,可以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情节显著轻微的,不作为犯罪处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