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3
- 1
- 11
- 9
- 5
- 4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孙卉 刘力嘉 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41卷4期 549-55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总结国医大师邹燕勤教授"甘补淡渗法"治疗膜性肾病的临证思路,认为脾肾亏虚、湿热瘀阻是膜性肾病的基本病机,其病机演变复杂,导致变证丛生,健脾补肾、清利逐瘀是治疗关键.邹教授宗孟河医派"和法缓治"理念,以"甘补淡渗法"作为膜性肾病诸治疗法则的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产明 朱月琴 等 《江苏中医药》 2025年57卷4期 17-20页ISTICCA
【摘要】 孟河医派宗师费伯雄先生的"和法缓治"理论,构成了孟河医派学术思想的核心.这一理论不仅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有所体现,而且在遣方用药和临方炮制方面也具有深远影响.以费伯雄治疗"中风"用药为例:风入经脉,当调和气血,白芍、独活等酒炒以增通络之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祎如 张佩玲 等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5年25卷18期 4-7页
【摘要】 目的 探究归元罐对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疼痛症状、腰椎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3 年 9 月至 2024 年 8 月来医院就诊的寒湿痹阻型LDH患者 1 382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 689 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易岚 周恩超 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36卷4期 552-55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和法缓治"是清代名医费伯雄先生提倡的治疗思想,为孟河医派所推崇.国医大师邹燕勤教授将"和法缓治"运用于慢性肾脏病的治疗中,以扶正祛邪为治疗总则,调和脏腑,调和气血,和畅枢机,制方用药平淡和缓,既是和法的具体运用,也体现了孟河医派和缓的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单兆伟 吴静 等 《江苏中医药》 2018年50卷10期 1-4页ISTICCA
【摘要】 临床常见的免疫相关性胃肠病包括萎缩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大多病程迁延,或为终身性疾病.此类疾病以内伤为本,外邪引动为标,究其根本,总不脱离脾虚湿热.临证选方用药宜轻剂缓投,勿过于苦寒辛燥,忌峻剂剋伐,健脾化湿解毒为要,分期分型论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琪 曹震 《江苏中医药》 2016年48卷10期 58-62页ISTICCA
【摘要】 孟河医派是中医学一个重要学术流派,医家众多,著述繁盛,素有“吴中医学之盛甲于天下,孟河名医之众冠于吴中”之称,以其学术精深、名医辈出、传承有序,在近现代中医药发展史上有着巨大的影响。孟河医派以和法缓治为其学术根蒂及临证治疗指归,在寒温融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陶亦鸣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001年25卷4期 12,14页ISTIC
【摘要】 <篇首> 费伯雄系清代名医,晚年编著<医醇义>,共四卷二十四门,汇录费氏辨证论治的心得经验.对外感及内伤诸病,先论病机治则,从中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后列出自制方药.观点明确,言语中肯,组方严谨,颇具特色.验之临床,确有药轻力宏之效.其中费氏强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霆 《江西中医药》 2006年37卷11期 14-15页CA
【摘要】 <篇首> 费伯雄是孟河医派的奠基人,<清史稿>称:"晚清江南诸医,以伯雄为最胜."其理论基础之深厚,绝非常人之所及.其流派绵延至今,影响极其深远.费氏所创诸方,迄今仍沿习,笔者临证用之,往往效若桴鼓.现就研究所得,述其要于万一,以为引玉之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