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20
- 21
- 19
- 260
- 22
- 11
- 10
- 5
- 62
- 58
- 58
- 32
- 2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徐有水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8年23卷5期 460-46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咳嗽变异型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又称过敏性咳嗽、隐匿性哮喘、咳嗽型哮喘.本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其唯一或主要临床表现是咳嗽,无明显喘息、气促等症状或体征,但有气道高反应性[1] ,常规抗感冒、抗感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佳 张苍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6年21卷11期 701-70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红皮病型银屑病又名银屑病性剥脱性皮炎[1],是较少见的一种严重的银屑病,约占银屑病病人的1%.多见于成人,极少累及儿童.常因银屑病在急性进行期中的某些刺激因素,如外用刺激性较强的或不适当的药物等引起;少数可由寻常型银屑病自行演变而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衣芳亮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25卷15期 1669-167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和解少阳法联合黄芪注射液对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14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2组均予以慢性肾脏病的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肾炎康复片,每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耿彦婷 郭焕荣 《江苏中医药》 2013年6期 38-39页ISTICCA
【摘要】 眩晕为临床常见病症,自古至今诸多医家均对其辨证论治有所探讨,总结起来多质之“风”、“痰”、“虚”。然《伤寒论·少阳病脉证并治》对眩晕亦有描述,其开篇即曰:“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且仲景临证对眩晕辨治亦有其独到之处,多以治疗“水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洪玉 周兆山 等 《中国中医急症》 2012年21卷8期 1209-1210,1220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和解少阳法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期热哮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哮喘急性发作期热哮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治疗组口服小柴胡汤加昧,对照组口服定喘汤.每日1剂,连续服药9d为1疗程.结果 治疗组控显率85.00%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伟林 《浙江中医杂志》 2007年42卷1期 4-5页ISTIC
【摘要】 <篇首> 治疗少阳病当用和法,"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是中医治法的基本内容,其中汗、下、和三法,就<伤寒论>而言,分别代表了太阳、阳明、少阳三阳病的治法,就此而论,"和"法的要领应该是局限而明确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宁群 王东海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5年12卷5期 88-89页ISTICCSCDCA
【摘要】 <篇首> 外感咳嗽一般分为风寒咳嗽、风热咳嗽以及燥邪咳嗽,治疗以解表散邪、宣肺止咳为法.但有不少患者由于其病理体质因素和久病宿疾的存在,患外感咳嗽后症状表现不典型,常表里同病、虚实夹杂,病情较复杂,病势缠绵,并且难以明确地将其定位于某一脏腑或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扶世杰 沈骅睿 等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8卷23期 49-50页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药局部熏洗仪治疗配合和解少阳法外洗中药治疗氟性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3例氟性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8例、对照组25例和空白对照组30例.采用不同治疗方式进行治疗比较.结果 采用中药局部熏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思邈 刘璇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2年24卷12期 1199-1200页
【摘要】 癫痫是一种反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病证,俗称"羊痫风",临床以突然意识丧失,甚则扑倒,不省人事,强直抽搐,口吐涎沫,两目上视或口中怪叫,移时苏醒,一如常人为特征.吾师马融教授从事中医儿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治学严谨,学验俱丰,在继承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