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8
- 25
- 5
- 77
- 5
- 4
- 4
- 2
- 68
- 19
- 11
- 10
- 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袁帅 付和平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20期 6444-645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开垦对功能相对脆弱的荒漠生态系统是重要的干扰,这种干扰往往导致栖息地破碎化,并对动植物群落产生强烈影响.作为荒漠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分,啮齿动物群落受到开垦干扰后对环境的响应及其群落中种群的生态对策,是荒漠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及其功能维持稳定的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武晓东 阿娟 等 《生态学报》 2008年28卷12期 5999-601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群落的格局和动态是群落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中的基础问题,也是揭示群落结构和功能的核心问题.为了深入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啮齿动物群落格局在人为不同干扰下的动态特征,特别是研究荒漠区的脆弱生态系统中啮齿动物群落格局在人为不同干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武晓东 付和平 《生态学报》 2006年26卷3期 849-86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2002~2004年,在阿拉善荒漠区的典型地区,选择了4种不同干扰条件的样地,分别为开垦区、轮牧区、过牧区和禁牧区,在两种尺度上研究啮齿动物群落的变动趋势及其种群的敏感性反应,在每种干扰条件的地段设计了标志流放区,面积为0.95hm2,采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帅凌鹰 宋延龄 等 《生物多样性》 2006年14卷6期 525-53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2005年4-5月和9月对黑河流域中游地区荒漠-绿洲景观区不同生境中啮齿动物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黑泉乡选择流动沙丘、含砾沙漠、固定沙地、荒漠灌丛、防护林带、灌耕草地、灌耕农田和河岸草地等8种代表性生境, 采用活捕法(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宏俊 张知彬 等 《兽类学报》 2004年24卷3期 215-22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2000年9月和2001年9月在东灵山地区采用夹夜法对小型啮齿动物群落进行调查.共捕获啮齿动物6种,总捕获率为16.08%.大林姬鼠是该地区小型啮齿动物群落中的优势种.同时将8种生境样地划分为7类啮齿动物群落:即落叶松人工林大林姬鼠+社鼠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海燕 曾宗永 等 《兽类学报》 2003年23卷2期 133-13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本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川西平原农田由8种啮齿动物组成的生物量、物种多样性的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中3个主要群落变量的趋势和周期性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1)3个变量都有增加的趋势,生物量是二次抛物线,Shanno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杰 阎文杰 等 《动物学杂志》 2003年38卷6期 37-4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1999~2001年采用标记重捕法对东灵山小龙门林场辽东栎林啮齿动物群落进行了12次调查.共布2 936笼日,捕得啮齿动物268只,平均捕获率为9%.啮齿动物群落包括三科四属,由朝鲜姬鼠(Apodemus peninsulae)、社鼠(N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戴应贵 杨跃敏 等 《兽类学报》 2001年21卷1期 23-3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研究农田啮齿动物群落的动态规律,用标志重捕的方法给出了川西平原农田的啮齿动物群落的物种数、结合种群密度、生物量、物种多样性的Shannon指数与Simpson指数等5个变量的时间序列资料,并分析了这些时间序列的年间变动和季节变动的特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文勤 《生物学通报》 2008年43卷1期 1-3,封3页ISTICCA
【摘要】 在概述草原啮齿动物群落的功能群及其过牧演替规律基础上,针对退化-鼠害草场的管理提出草-畜-鼠协同调控策略的控害原理及实施要点.运用草原生态系统原理.探索可同步整合无公害持续控制和整体效益目标的生态学途径,应作为发展草原鼠害管理策略和技术的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米景川 夏连续 等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3年14卷6期 464-465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根据1973年和1987年在集二铁路沿线地区的现场调查资料,对不同时期的啮齿动物群落构成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日夹法.结果经过14年的自然变迁,长爪沙鼠种群在啮齿动物群落中起主导作用,种群优势现象日趋明显.而达乌尔黄鼠种群和曾在部分样地中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