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307
- 176
- 137
- 60
- 24
- 974
- 685
- 479
- 441
- 255
- 1070
- 395
- 306
- 191
- 14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善达 陈羽翔 等 《器官移植》 2025年16卷5期 805-81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马尔尼菲篮状菌是一种罕见的机会性致病菌,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具有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确诊率低、误诊率及病死率高等特点,近年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器官移植受者因术后免疫抑制治疗成为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的高危人群.通过宏基因组二代测序、靶向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志琦 侯培博 等 《器官移植》 2025年16卷1期 83-9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构建DA大鼠骨髓来源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 1(PD-LI)hi耐受性树突状细胞(tol-DC)并鉴定其免疫学功能.方法 提取DA大鼠骨髓细胞,联合应用重组小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重组小鼠白细胞介素(IL)-4,体外培养 6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申飞飞 王文玉 《器官移植》 2025年16卷4期 599-60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得益于基因修饰技术的应用、新型免疫抑制药的研发以及选择将猪作为器官主要供体的转向,异种器官移植开启了新一轮的"破冰之旅".在应对器官供需失衡、延长器官衰竭患者生命、提升人类身体机能方面,异种器官移植展现出了较强的正向价值.但异种器官移植还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禧龙 王玉 等 《器官移植》 2025年16卷4期 502-50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异种器官移植是解决供器官短缺的重要途径,但目前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急性排斥反应、人畜共患病等.类器官芯片技术是指在体外模拟人体器官生理功能的微型细胞培养装置,近年来在同种移植领域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在异种移植领域具有较大应用前景,为异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古翔 李一萱 等 《器官移植》 2025年16卷2期 229-23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在免疫应答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器官移植密切相关.细胞免疫在肿瘤免疫和器官移植免疫中占据重要地位,体液免疫在器官移植免疫中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器官移植需要诱导和维持免疫耐受,而肿瘤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免疫逃...
【关键词】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肿瘤免疫;器官移植免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悦欣 郭磊钢 等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5年13卷1期 60-66页
【摘要】 实体器官移植是多种疾病终末期治疗的唯一手段.当前器官移植物资源短缺是我国乃至全世界器官移植共同面对的难题,因此移植物的长期存活是每位移植医师的追求.移植的发展离不开免疫研究的进展,那么实体器官移植的免疫风险评估及监测在整个疾病的诊疗中起到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思懿 赵勇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5年13卷1期 50-54页
【摘要】 中性粒细胞作为抵御外来感染和刺激的第一道防线,是先天性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研究认为中性粒细胞是一群具有高度均一性的细胞亚群,参与组织的病变.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中性粒细胞在稳态和疾病状态下都具有高度的异质性和可塑性.但不同亚型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圣坤 杨树军 等 《器官移植》 2024年15卷2期 200-20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器官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器官衰竭的最佳方案,但器官短缺是全球性的问题,限制了器官移植的进一步发展.最新的研究表明,基因修饰猪可能很快成为临床器官移植供体的现实替代来源.异种移植可能是解决器官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2021年以来,全世界完成了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满霖 李小杉 等 《器官移植》 2024年15卷2期 289-29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器官移植已成为多种终末期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但器官移植受者术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导致免疫功能低下,使得细菌、病毒和真菌感染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以病原学培养、免疫学检测和聚合酶链反应为代表的传统微生物检测方法被广泛用于感染检测,但存在耗时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王振 等 《器官移植》 2024年15卷5期 726-73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肾脏移植术后受者因使用免疫抑制药长期处于免疫抑制状态,是耶氏肺孢子菌肺炎(PJP)感染的高危人群.肾脏移植术后6个月内和强化抗排斥反应治疗后是PJP发生的高危期,发热、干咳、进行性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是肾脏移植术后PJP常见的临床表现.甲氧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