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54
- 303
- 31
- 18
- 9
- 2
- 235
- 108
- 19
- 15
- 7
- 248
- 183
- 171
- 132
- 6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正平 许常林 等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9年31卷5期 529-53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分析24例第四脑室囊尾蚴病患者临床特征,评估显微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2000年1月至2018年12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4例第四脑室囊尾蚴病患者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手术入路方式及效果、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焕璋 臧新中 等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8年30卷1期 99-10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囊尾蚴病是由于猪带绦虫幼虫囊尾蚴寄生于人、畜体内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被忽视的热带病之一.囊尾蚴病呈世界性分布,主要流行于中、低收入经济水平的发展中国家.由于我国西南、民族地区医疗卫生水平不高、民族饮食习俗难以改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玉花 邓积广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8年30卷2期 241-24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分析1例多发性囊尾蚴病的相关资料及治疗与护理过程,为今后治疗及护理囊尾蚴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患者的饮食既往史、诊疗经过等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结果 患者常驻地为囊尾蚴病高发区,有明确的食用"米猪肉"史,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焕璋 薛靖波 等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8年30卷2期 211-214,22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本研究开发了针对绦虫病/囊尾蚴病的现场信息采集系统,旨在实现对绦虫病/囊尾蚴病流行情况的动态监测,提高疾病信息管理的智能水平.该系统包括应用层、核心层和数据层3层架构,采用Browser/Server整体架构进行数据传输和远程通信.该系统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齐文娟 方强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1年23卷3期 340-34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寄生虫病防治策略之一是研制安全有效的疫苗,DNA疫苗是近10多年发展起来的新型疫苗.近年来寄生虫病DNA疫苗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就DNA疫苗的免疫机理、构建与优化、佐剂、递送途径,以及疟疾、血吸虫病、囊尾蚴病、弓形虫病等重要寄生虫病D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丽娜 葛凌云 等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4年22卷2期 98-100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应用高度敏感、特异的酶联免疫电转移印迹技术(EITB)诊断囊尾蚴病.方法用双向电泳法对囊液抗原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免疫印迹,用囊尾蚴病患者、棘球蚴病患者和其他异源血清筛选高免疫反应性和高特异性抗原组分,以此建立EITB诊断方法,与传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新 赵中平 等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2年20卷1期 25-28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调查山东省猪带绦虫病和囊尾蚴病流行现状.方法采用现场访问、粪便检查及血清学检测等方法对猪带绦虫病和囊尾蚴病人群的感染流行状况、猪囊尾蚴感染情况及有关流行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全省人群猪带绦虫病和囊尾蚴病平均患病率分别为0.048%和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蕊雯 林懿 等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0年18卷1期 37-39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克隆及高效表达猪囊尾蚴抗原cC1.[方法]将cC1cDNA片段以BamHI和PstI克隆到pGEM-3Z载体,改换限制性内切酶位点成BamHI和PstI,加上人工接头PstI-BamHI-Xhol后,克隆到pGEX-5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永光 袁红 《中兽医学杂志》 2019年5期 92-94页
【摘要】 绵羊细颈囊尾蚴病发病率高,生前诊断困难,可以采用血清学方法初步诊断,尸体剖检时发现虫体及相应病变确诊.细颈囊尾蚴病危害严重,导致羔羊生长缓慢、发育不良甚至死亡,严重制约着养羊业的发展,生产实际中急需加强对该病的综合防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玉 王元伦 等 《东南国防医药》 2013年15卷2期 135-137页ISTIC
【摘要】 目的 建立基于IgY的双抗体夹心ELISA用于囊尾蚴病的诊断.方法 制备并纯化抗囊尾蚴循环抗原(CA)卵黄抗体(IgY),建立以抗CA的IgY为捕获抗体,酶标记抗CA的单克隆抗体1A5为检测抗体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共检测样品450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