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2
- 4
- 9
- 1
- 1
- 3
- 3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烟建华 《世界中医药》 2018年13卷5期 1043-1047页 ISTICPKUCA
【摘要】 本文从大文化、大科学、大医学的视角,溯源求本,从《黄帝内经》研析中医五脏概念形成的文化背景、哲学基础及其医疗实践,认为《黄帝内经》的五脏,是古人将内脏形质作为物象,通过意象思维,产生功能特性"类概念",并在天人合一观念指导下,纳入"四时法则...
【中文期刊】 程佩 沈秋莲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17卷23期 21-23页
【摘要】 刘完素在中医先天运气学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却长久以来为人所忽视.其四时伤寒传正候法,就是以先天运气学理论对发病情况进行诊治的方法.文章详细介绍此法的推演,并指出由于运气医学本身的局限性,此法对疾病的诊治只能是概率性的群体诊治,而不会是精准...
【中文期刊】 王宝 李怡 《北京中医药》 2024年43卷3期 289-291页 ISTIC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属于中医学"疫病"范畴,李怡教授提出和法防治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体现了顺应四时的疾病预防观、和解少阳的治疗法则、和缓理念下的善后调养,将"和"思想贯穿于该病的预防、治疗、善后各阶段,独辟蹊径,执简驭繁,疗效满意.
【会议论文】程佩 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第二十次学术年会 2018年
【摘要】 刘完素在中医先天运气学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却长久以来为人所忽视.其四时伤寒传正候法,就是以先天运气学理论对发病情况进行诊治的方法.本文详细介绍此法的推演,并指出由于运气医学本身的局限性,此法对疾病的诊治只能是概率性的群体诊治,而不会是精准...
【中文期刊】 夏清华 曹勇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6年10卷23期 158-159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理论来指导四时养生.方法:从精神、饮食、生活起居等方面来论述四时养生的法则.结果和结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养生保健、防治疾病的指导思想,人的生命活动应当顺应四时阴阳变化,才能正气充盛,健康长寿.
【会议论文】夏开蓉 第三届兰茂论坛暨2016年云南省中医药界学术年会 2016年
【摘要】 万物生长靠太阳.地球上发生的任何事情都与太阳有着根本的联系,太阳的运动决定着春夏秋冬四时的变化.地球上万物随四时而生,随四时而藏,人虽为万物之灵秀,也不例外,也当顺应自然,遵循四时法则,用太阳法则指导生存,指导养生.认识四时养生,必须从认识...
【会议论文】烟建华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次内经研讨会 2015年
【摘要】 2005年笔者曾在《中医药学刊》就《内经》的五脏概念刊发过一篇研究文章,近年来,又在其形成原由、发展脉络、临床应用和科学意义方面,有所心得,认为《内经》的五脏概念是以"四时法则"为核心内涵,同时吸纳了五脏解剖形态的意象思维结果,并纳入到气-...
【会议论文】董少萍 2004全国时间生物医学学术会议 2004年
【摘要】 笔者从祖国医学整体观念的角度出发,对四时物候对人体的生理活动、疾病的产生,以及对疾病诊治的影响都做了系统的阐述.指出天气与机体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及对疾病的防治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文期刊】 王燕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1年17卷12期 1381页 ISTICCSCDCA
【摘要】 本文兹结合前人经验及辨析四时阴阳理论,探讨中医适时而养的法则.1对四时阴阳的理解所谓阴阳是对自然界中相互关联事物和现象的相对属性,或某一事物本身存在的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医贯·阴阳论》称:"天上地下,阴阳之定位","春秋昼夜,阴阳之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