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39
- 1
- 1
- 1
- 12
- 6
- 6
- 5
- 1
- 9
- 5
- 4
- 4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杨翠萍 《妇女研究论丛》 2009年1期 32-38页
【摘要】 本文从现代国家建构的角度,对农村妇女组织渗透乡村社会的过程进行了剖析,认为妇女组织是伴随着"政权下乡"和"政党下乡"的过程而萌生的,其成长的路径、特点和形式均体现出浓厚的国家建构色彩,是国家意志作用于乡村妇女的体现.也正因如此,妇女组织在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发祥 曹娟玲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25卷4期 65-69页
【摘要】 乡村医生是在村级卫生室从事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基层卫生人员,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乡村医生具有医生、农民、半农半医等多元身份,其中医生身份面临着国家定位模糊、社会公众质疑以及个体自我怀疑的困境.破解乡村医生身份困境,建构乡村医生的医生身份,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恺桐 胡成花 《人口与发展》 2023年29卷3期 111-116页
【摘要】 老龄化已成为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现实而迫切问题."生存的老龄化""社会的老龄化""国家的老龄化",已经或正在成为一个学术命题,也逐渐成为一个群体问题、社会问题、国家问题乃至全球化命题.老龄群体的生理机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的退化、老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山林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27卷6期 78-89页
【摘要】 通过自建涉华新冠肺炎疫情报道语料库,对主题词、问讯词搭配网络和索引行细致梳理和挖掘,研究发现,《经济学人》涉华疫情报道主要聚焦于外交、媒体宣传、领导官员等领域来进行议程设置,构建中国国家形象.其将中国歪曲为对内"噤声"、通过舆论宣传"美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楠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23卷2期 127-133页
【摘要】 与近、现代化发展相伴生的是民族国家的诞生,民族国家仍旧是现今世界所区分的最重要的政治、经济单元.在一定程度上说,近、现代的发展历程即是民族国家的认知、建构与变迁的历程.民族身份谋定、族属认知皈依、公共权力自觉是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理论预设与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龚柏松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4年27卷6期 68-70页
【摘要】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代世界的主题前提下,本文通过对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的剖析,特别强调观念分配、共有知识、身份认同对国家利益的建构,揭示了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珊 戴启刚 《江苏科技信息》 2013年19期 42-43,45页
【摘要】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切入点,挖掘国家级教学名师汪受传教授的教育教学思想。重点从系列教材与建构主义理论、新型教材与建构主义应用、课堂教学与建构主义实践三方面探讨汪受传教授在中医儿科学教学中的思想内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左伟 《福建党史月刊》 2005年7期 72-74页
【摘要】 在市民社会的研究过程中,既出现过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高度合一,也出现过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二元分离.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寻求发展的新范型.并以此为契机,考察社会主义市民社会在中国的生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杨丽天晴导师:陈周旺 复旦大学 政治学 政治学理论(硕士) 2013年
【摘要】 赤脚医生制度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基层医疗政策变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特殊时期中国基层政治的重要观察点。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国家建构的视角对赤脚医生制度进行了系统性的历史分析,认为现代国家建构的需要是其产生与衰弱的主要原因。赤脚医生的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顾震宇 陈滟 等 《新闻研究导刊》 2025年16卷8期 45-49页
【摘要】 中医药文化形象是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相当多的西方媒体仍然透过西方中心主义滤镜在想象和现实之间塑造了中医药的"他者"形象.为突破中医药跨文化传播的认知壁垒,文章以打破西方主流媒体中的中医药刻板印象为核心,通过搜索道琼斯全球新闻数据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