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2
- 2
- 2
- 10
- 3
- 1
- 1
- 11
- 5
- 4
- 4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程辉 黄悦勤 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0年24卷8期 585-591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从群体的角度研究人格障碍(personality disorder,PD)的遗传度及父母在子女人格障碍发生过程中的交互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的25所中学,对抽取学校的所有高三学生(N=9892)及他们的父母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秀芬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00年16卷1期 7-10页CA
【摘要】 目的:调查一年级大学生的人格特点、人格障碍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使用"一般资料问卷”、"人格诊断问卷”调查北京市某重点大学一年级学生共2 205人,对"人格诊断问卷”总得分阳性者进一步用国际人格障碍检查表按ICD-10诊断系统进行临床诊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悦勤 刘肇瑞 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7年31卷z1期 8-1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描述北京市高中学生人格偏离和人格障碍的流行强度.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的方法,按照ICD-10 和DSM-IV 的标准,采用人格诊断问卷第四版(PDQ-4) 、国际人格障碍检查表(IPDE) 、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悦勤 刘肇瑞 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7年31卷z1期 36-4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通过社区干预试验,建立社区青少年人格障碍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干预模式并进行效果评价,为人格障碍的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高一时采取整群随机分组的方法在北京25 所中学中选择13 所中学的高中生作为干预组,12 所中学的高中生作为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悦勤 刘肇瑞 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7年31卷z1期 1-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的方法描述北京市高中学生人格偏离和人格障碍的流行强度; 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广泛筛选发生人格障碍在青春期的生物遗传学和社会心理学可疑危险因素,建立人格障碍的遗传和环境病因假设,并通过队列研究进行检验,同时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悦勤 刘肇瑞 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7年31卷z1期 29-3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通过队列研究验证人格障碍的环境病因假设,评估家庭环境危险因素与人格障碍的关联强度.方法: 应用队列研究的方法,根据ICD-10 和DSM-IV 的诊断标准,采用人格诊断问卷第四版 (PDQ-4) 、国际人格障碍检查表(IPDE) 、...
【关键词】 人格障碍人格偏离队列研究青少年;personality disorder;personality dysfunctio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悦勤 刘肇瑞 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7年31卷z1期 22-28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广泛筛选人格障碍在青春期的生物遗传学和社会心理学可疑危险因素,建立人格障碍的遗传和环境病因假设.方法: 按照ICD-10 和DSM-IV 的标准,采用人格诊断问卷第四版、国际人格障碍检查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和一般情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晓辉 徐健能 等 《世界中医药》 2007年2卷4期 208-210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调查上海市学生人格偏离和人格障碍的流行强度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人格诊断问卷(PDQ-R)、国际人格障碍检查表(IPDE)和一般情况问卷对上海市某重点大学二年级学生的人格障碍的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在1846名大学生中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万方华 向寒英 等 《中国学校卫生》 2004年25卷6期 716-71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格障碍的危险因素,为寻找人格障碍与环境的因果联系提供线索.方法使用一般情况问卷、父母养育方式问卷、人格诊断问卷调查武汉市某重点大学一年级学生共2 205人,对人格诊断问卷阳性者进一步用国际人格障碍检查表(IPDE)评定并按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土文珍 石华孟 等 《温州医学院学报》 2013年43卷2期 130-13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调查某高校文科一年级学生人格障碍的患病率并探讨人格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使用人格诊断问卷(PDQ-R)、国际人格障碍检查表(IPDE)等调查温州市某高校文科一年级学生.结果:在1 205名某高校生中PDQ-R总分为(23.9±8.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