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52
- 27
- 8
- 3
- 107
- 8
- 5
- 5
- 5
- 124
- 26
- 19
- 11
- 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任克芹 褚文彬 等 《中国动物保健》 2025年27卷2期 181-182页
【摘要】 随着人工饲养和人工养殖的发展,圈养大熊猫的生存状况得到明显改善.老年熊猫的培养和管理问题受到人们的重视.大熊猫既是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又因其可爱的外表和独特的性格受到广大民众的青睐.因此,开展老龄大熊猫科学合理的喂养管理方法研究,对保证老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正泉 许林 等 《云南畜牧兽医》 2024年3期 39-41页
【摘要】 随着大熊猫发情难、配种受孕难、育幼成活难三大难题的解决,圈养大熊猫数量有了明显提高,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数据统计,截至2022 年年底,我国圈养大熊猫共有698 只.随着圈养种群数量的增加,大熊猫个体体质、身体情况也有差异,从而其饲养方式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芳 彭真信 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7年34卷12期 1279-1287页SCI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来源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和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34只圈养大熊猫(分为a群体和b群体)和7只圈养野生大熊猫(圈养野生群)作为研究对象,利用AY161177~AY161218、Ame-μ5~Ame-μ70和g201~g905等30个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韦华 吴代福 等 《四川动物》 2019年38卷3期 293-299页ISTICPKU
【摘要】 2013年4月-2015年10月,在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用录音笔和GPS对2只野化培训的圈养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幼体雪雪和华妍进行连续观察,收集声音数据,分析其休息、觅食、嬉戏和活动的行为节律.结果 表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富军 张志和 等 《遗传学报》 2002年29卷4期 307-313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应用Sparks Ver1.4软件结合手工算法对现有的圈养大熊猫系谱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圈养大熊猫群体规模小,漂变是导致遗传多样性丢失的主要因素.由于分散管理,现有群体正面临着近亲交配、种源枯竭的危险.因此,应统一遗传管理,加强各繁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素芬 张成林 等 《四川动物》 2017年36卷2期 145-151页ISTICPKU
【摘要】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为我国特有濒危物种.圈养大熊猫是大熊猫保护的一项重要策略,国家林业局公布的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大熊猫的繁育保护工作取得可喜成绩,圈养种群规模快速发展.为评估圈养大熊猫种群的发展与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载扬 向左甫 等 《四川动物》 2015年34卷6期 817-823页ISTICPKU
【摘要】 由于环境条件与自身生理状况的变化,动物往往会做出相应的反应,从而形成特定条件下的活动节律模式.大熊猫有效配种后即进入妊娠期,但亦有假孕现象出现,而其激素变化与妊娠个体无异,因此,分析2种妊娠类型个体在妊娠期行为的异同,有助于其饲养管理措施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杰珑 李非平 等 《四川动物》 2015年34卷6期 852-858页ISTICPKU
【摘要】 本研究旨在对高海拔地区圈养大熊猫春季粪便中可培养微生物进行细菌学鉴定与分析.以云南野生动物园3只成年雌性健康大熊猫的春季昼间新鲜粪便为试验材料,经稀释、分离、纯化、保存,通过菌落特征、染色特性、显微形态观测及16S rDNA序列分析等方法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小雅 张志和 等 《四川动物》 2010年29卷3期 333-339页ISTICPKU
【摘要】 圈养群体的遗传管理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就是实现不同群体间的基因交流.为了全面评估大熊猫圈养群体间的基因流状况,本研究以卧龙中国大熊猫保护中心的31只圈养大熊猫(简称卧龙群体)和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与楼观台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祥明 张志和 等 《兽类学报》 2007年27卷3期 267-27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2003年,圈养大熊猫"梅梅"首例哺育成活一胎二仔,通过对其近半年的育幼行为观察,结果发现:1)母兽主要以同时衔2仔、同时衔和抱2仔二种方式将幼仔抱入怀中哺育;60 d内,育幼姿势以坐位为主,倦卧其次,其它姿势更少,其中坐位随日龄增加逐渐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