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5
- 1
- 11
- 8
- 5
- 4
- 4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月臣 刘春霞 等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2期 788-79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三峡库区(重庆段)具有重要的生态地理位置.土壤侵蚀是这一地区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以通用水土流失方程为基础,运用GIS技术,分别分析了土壤可蚀性、降水、地形、植被覆盖因子对研究区土壤侵蚀敏感性的影响程度,并生成单要素敏感性评价图.在此基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再岚 李政海 等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1期 484-49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ETM影像数据和GIS技术,对鄂尔多斯东胜地区进行生态功能分区.以水土流失通用方程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 USLE) 理论为基础,并依据土壤侵蚀敏感性驱动力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分析了降水、土壤质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晖 杨树华 等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1年19卷4期 947-953页
【摘要】 生态保护重要性标志着某个地区对维持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程度,反映了某个地区在土壤侵蚀、生境、石漠化、地质灾害和水环境等多因子综合影响下对维持和保护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程度.本文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提出多因子逻辑规则组合法,即采用单因素叠置法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铖 李俊祥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9年20卷7期 1577-158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基于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以及GIS和RS技术,以环杭州湾地区为例,分别计算了影响土壤侵蚀敏感性的降雨侵蚀因子、土壤可蚀性因子、植被与经营管理因子以及坡长与坡度因子,综合评价了土壤侵蚀敏感性,分析降雨、土壤质地、坡度和高程4个...
【关键词】 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土壤侵蚀敏感性;环杭州湾地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丽娟 许泉立 《生态科学》 2023年42卷6期 19-32页ISTICPKUCSCD
【摘要】 把握四川省土壤侵蚀敏感性的空间分异规律和演变趋势,可以为四川省科学防治水土流失工作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与决策依据.本文以降雨数据、高程数据、土壤数据和遥感影像数据为数据源,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和遥感技术,结合改进的土壤侵蚀RUSLE模型,选取降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黎恩丹 杨勤科 等 《水土保持学报》 2023年37卷1期 133-139页
【摘要】 地形是影响土壤侵蚀的主要因素,但目前关于青藏高原地形因子的分布格局和影响因素有待研究.基于1弧秒分辨率的SRTM(shuttle radar topography mission)高程数据,计算坡度、坡长、LS因子(slope lengt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万忠成 王治江 等 《生态学杂志》 2006年25卷6期 677-68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根据辽宁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分析了生态系统敏感性的区域分异规律,并对多种生态环境问题的敏感性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全省处于轻度至高度敏感区域,高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轻度敏感区分别占全省陆域面积的34.00%、62.66%和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宇 蔡英桦 等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9年30卷5期 57-64页
【摘要】 本文选取岩溶区小流域,查明了泥石流分布及土壤侵蚀现状,分析了泥石流固体物质来源并对土壤侵蚀模数进行了计算,选取了地形地貌和物源状态两类评价因子,基于集水单元完成了研究区泥石流敏感性评价.结果 表明,研究区土壤侵蚀是泥石流的主要固体物质来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飞龙 唐川 等 《水文》 2018年38卷2期 30-34页
【摘要】 选取典型喀斯特区域为研究区,根据数字高程模型(DEM)并结合遥感影像和野外实地调查,将研究区进行小流域的划分.针对喀斯特地区有其特定的环境和对地质灾害的特殊成灾机理,分析了土壤侵蚀对喀斯特地区泥石流灾害的贡献作用,并提出了研究区泥石流物源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志芬 《生态科学》 2017年36卷2期 113-118页ISTICPKUCSCD
【摘要】 论文建立了普适的新城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确定新城建设用地选址范围,建议新城建设用地选址,避开生态高敏感区,优先选择生态敏感性较低和中等区域.针对贵州南部某新城规划区面积较小、区域潜在生态问题凸显等特点,聚焦在生境敏感性和土壤侵蚀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