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24
- 30
- 4
- 1
- 80
- 26
- 4
- 3
- 3
- 73
- 49
- 35
- 25
- 2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马海于 李诚志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22年12期 143-149页
【摘要】 沙土质地粗、保水能力较差,不利于植被存活,改善颗粒级配能提高土壤的持水能力,促进植被重建.为改善沙土的持水能力寻找合适的比例,研究进行0~50μm膨润土和150~200μm沙粒的混合实验,测量混合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猛 李海瑜 等 《土壤与作物》 2022年11卷3期 273-281页
【摘要】 东北黑土由于近几十年持续性高强度的利用,已经出现肥力下降等问题.保护性耕作是防止土壤退化的有效措施,可影响土壤微生物的丰度和多样性,然而保护性耕作对东北黑土固氮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仍不清楚.本研究利用15年免耕和传统耕作试验,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岩松 雷泽勇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19期 7144-715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试验相结合,以辽宁省章古台地区不同生长阶段(包括幼龄林、中龄林、成熟林和过熟林)的20块樟子松人工固沙林样地(以临近的7块天然草地为对照)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沙质草地营造樟子松人工林后不同生长阶段0-100cm土层土壤容重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柴华 何念鹏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13期 3903-391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容重是土壤最重要的物理性质之一,不仅能反映土壤质量和土壤生产力水平,还是区域尺度土壤碳贮量估算的重要参数.由于野外测定土壤容重费时费力、并且操作过程也容易造成较大的误差,因此,土壤容重在国内外大多数清查数据库中均缺失严重.通过收集和整理中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俊华 周传艳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1年19卷3期 273-27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测定了不同石漠化等级的西南喀斯特生态系统的土壤容重和土壤有机碳.结果表明:西南喀斯特生态系统的土壤容重为0.91~1.37 kg cm-3,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较大,为8.1~58.9 g kg-1.在0~40 cm的土层中,没有发生石漠化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法伟 韩道瑞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1年31卷9期 1866-187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于2009年7~8月对青藏高原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型温性草原主要分布区的4种土地利用类型——原生草地、退化草地、农田耕种和退耕还草区的土壤容重、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植物地上、地下生物量进行对比研究,以探讨土地利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群 尹飞 等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6期 3096-310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微区池栽模拟试验,研究下层(20~40cm 、40~60cm)土壤容重改变后,玉米根际微生物数量、微生物量C(MBC)和微生物量N(MBN)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玉米根际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MBC和MBN随土层加深和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恩姮 柴亚凡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8年19卷2期 351-35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东北典型黑土区耕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大、中型)机械作业前后土壤硬度、容重和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比值(NCP/CP)等结构性特征指标的测定和分析,研究了机械作业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作业后,土壤硬度在垂直梯度上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群 李潮海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8年19卷4期 787-79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耕层(0~20 cm)土壤容重不变情况下,采用池栽方法研究了下层(20~40 cm,40~60 cm)土壤容重变化对玉米生育后期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下层土壤容重不同时,玉米的光合速率(Pn)和产量都存在显著差异,随着下层土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捍华 黄道友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7年18卷11期 2497-250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选取新垦坡地和熟化旱地2种典型土地利用类型,研究了稻草易地还土对丘陵红壤有机质含量和主要物理性质的影响,并探讨了土壤有机质、田间持水量、容重、孔隙度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稻草易地还土可提高丘陵红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物理性质,增强土壤蓄水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