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95
- 9
- 1
- 1
- 22
- 10
- 58
- 44
- 20
- 20
- 1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杨洋 张心昱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4期 6174-618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基于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长期监测数据,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代表暖温带干旱区的绿洲农田生态系统(阿克苏站)、代表暖温带荒漠区(策勒站)以及温带荒漠区(阜康站)的绿洲农田和荒漠生态系统综合观测场、辅助观测场和农户调查点2005-2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倩 朱大运 等 《森林与环境学报》 2022年42卷6期 631-639页
【摘要】 为探究喀斯特石漠化区不同的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土壤有机碳储量产生的影响,以高原山地喀斯特石漠化区3种典型植被恢复模式(草地、林草地和林灌草地)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用干筛法和湿筛法研究不同年份、不同处理方法下不同土层的土壤团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武小钢 郭晋平 等 《生态学报》 2011年31卷11期 3009-301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基于芦芽山沿海拔梯度分布的灌丛草地、针阔混交林、寒温性针叶林和亚高山草甸四类典型植被下土壤剖面实测数据,分析了土壤有机碳的垂直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各植被类型下土壤剖面上层SOC含量最高,最大值往往出现在10-20c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武俊喜 程序 等 《生态学报》 2010年30卷6期 1397-141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过去60a来,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乡村地区发展迅速,引起土地利用覆被及其土壤有机碳储量明显地变化.通过选取区域代表性样方、基于1942年航片和2002年IKONOS影像研究小尺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土壤取样和收集1965年前土壤有机碳历史数据,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倪九派 袁道先 等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11期 6292-630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基于重庆市第二次土壤普查和2007年测土配方施肥的1 412个土壤剖面数据,结合重庆岩溶区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和行政区划图,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对重庆岩溶区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进行了估算,同时引入有机碳丰度指数这一指标,对有机碳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从德 张健 等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3期 1217-122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森林土壤实测数据与GIS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估算了四川森林土壤有机碳密度和碳储量,研究了四川森林土壤有机碳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四川森林土壤有机碳储量为(2394.26 ±514.15) TgC,平均碳密度为190.45 Mg·hm-2;四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志祥 谢贵水 等 《热带作物学报》 2009年30卷2期 135-141页
【摘要】 研究幼林早期(2龄)、幼林晚期(7龄)、开割树(16龄)和老龄即将更新树(30龄)4种不同树龄橡胶树林地的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储量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树龄橡胶树林地各土壤层次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不大,但普遍表现为表层土壤(0~15 cm土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雄志 张慧芳 等 《生态学杂志》 2024年43卷10期 2979-298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研究气候过渡区森林土壤有机碳沿环境梯度的分布格局对预测气候变化背景下土壤有机碳动态有重要意义.为揭示亚热带向暖温带气候过渡地带森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碳储量沿海拔变化趋势,本研究在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拔890~2200 m范围内,以每1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仁飞 王璐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24年35卷10期 2657-266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植被恢复作为退化生态系统修复和重建的重要措施,对土壤碳氮循环和水分平衡起着关键作用.本研究以青藏高原高寒沙区不同恢复年限(5、10、15、20、25年)的青杨人工林为对象,研究0~200 cm 土层土壤碳、氮、水的分布特征,分析其对不同恢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栋 邹维娜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20期 8465-847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盐沼湿地在缓解温室效应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重要的"蓝碳"生态系统.储存在盐沼湿地土壤中的有机碳(SOC)是盐沼湿地碳汇的主要成分,但受植被覆盖、土壤环境等生境要素变化的显著影响.以长江口崇明岛周缘的盐沼湿地为典型研究区域,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