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311
- 41
- 26
- 6
- 2
- 216
- 61
- 34
- 14
- 8
- 76
- 71
- 61
- 49
- 4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丘清燕 姚快乐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13期 4855-486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土壤有机碳库作为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其微小的改变都将引起大气CO2浓度的急剧改变.易分解有机碳的输入可以通过正/负激发效应加快/减缓土壤有机碳(SOC)的矿化,并最终影响土壤碳平衡.以长汀县不同恢复年限森林(裸地、5年、15年、30年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美霞 陈志彪 等 《生态科学》 2018年37卷4期 81-85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不同植被覆盖度土壤氮素含量变化规律的研究可作为评价生态退化区植被恢复的指标之一.以福建省长汀县濯田镇黄泥坑崩岗群中三种不同植被覆盖度的毗邻崩岗为研究对象,比较其氮素含量的变化及不同部位氮素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植被覆盖度的提高能有效地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永亮 陈保冬 等 《生态学报》 2014年34卷17期 4807-481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作为植物需求量最大的营养元素,氮素是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主要限制因子.丛枝菌根真菌能与地球上80%以上的陆生植物形成菌根共生体,帮助宿主植物吸收土壤中的P、N等矿质养分.目前,丛枝菌根真菌与氮素循环相关研究侧重于真菌对氮素的吸收形态以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芳芳 郑有飞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24期 7679-768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开顶箱(open top chambers,OTC)法设置3个臭氧浓度梯度,连续4a对小麦生长季土壤进行臭氧增加试验.测定小麦拔节、孕穗、抽穗、灌浆和成熟期的根际土壤微生物量氮、氨氧化细菌、反硝化细菌数量以及硝化和反硝化强度.结果显示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天宇 刘艳红 等 《生态科学》 2011年30卷3期 243-24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珙桐是我国特有珍稀保护物种,在植物系统发育和地史变迁研究上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以濒危植物珙桐(Davidia involucrate)一年生幼苗为试验材料,通过控制土壤氮素含量与光照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土壤氮素含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燕 王正银 《生态学报》 2010年30卷24期 6707-671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小麦盆栽生物试验、实验室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方法研究了缓/控释复合肥料(SRF)对土壤氮素养分库中不同组分(微生物量氮、固定态铵、NH+4-N、NO-3-N、铵离子周转库)动态变化的影响及其与小麦吸收氮素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小麦分蘖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秀清 韩有志 等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9期 4656-466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华北山地典型天然次生林中选择研究样地,应用地统计学理论和格局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林分土壤氮素空间异质性特征,探测更新幼苗空间格局特征;依据协同变异函数理论模型参数,定量估计土壤氮素营养空间异质性与落叶松更新格局之间的空间关联性,探讨土壤氮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詹媛媛 薛梓瑜 等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1期 59-6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选取广泛分布于阿拉善干旱荒漠区的白刺、霸王、红砂、沙冬青、沙木蓼、梭梭和驼绒藜7种不同的旱生灌木,研究其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各种形态氮素、有机碳的含量特征及土壤pH的变化.结果表明,相对于非根际土壤,根际土壤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分别平均高2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发会 李世清 等 《生态学报》 2008年28卷1期 227-23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采自于黄土高原差异较大的25个农田石灰性耕层土壤为供试土样,对黄土高原主要类型土壤中微生物量碳(Bc)、微生物量氮(BN)和氮素矿化势(NO)的差异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Bc、BN和NO在不同类型土壤间存在显著差异,由关中平原至陕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伏生 曾德慧 等 《生态学报》 2006年26卷2期 341-34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土壤氮素(N)转化是生态系统重要的生态过程之一,可作为生态恢复评价的重要指标.以位于科尔沁沙地东南缘的章古台地区草地、30年生的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赤松(P.densiflora)和杨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