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71
- 24
- 4
- 3
- 44
- 30
- 16
- 15
- 10
- 53
- 42
- 38
- 22
- 2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健 阙小峰 等 《工业微生物》 2024年54卷6期 151-155页ISTICCA
【摘要】 文章通过有机肥(CK)、有机肥配施酵素菌肥A(A1)、有机肥配施酵素菌肥B(A2)和有机肥配施酵素菌肥C(A3)4种施肥模式,研究酵素菌肥对茶园表层和次表层土壤活性组分的影响,具体包括有效养分(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微生物生物量(生物量...
【关键词】 酵素菌肥;土壤改良;土壤生物活性组分含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豪豪 李法云 等 《肥料与健康》 2024年51卷6期 78-85页
【摘要】 介绍了萱草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萱草属黄花菜的营养成分和含量、药用功能成分的健康功效及相关机理.根据我国传统中医药名著对萱草属黄花菜"药食同源"的记载,重点从土壤环境与植物营养生态调控、生态栽培与病虫害绿色防控、种质资源创新与优良品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艳琼 沈育伊 等 《生态科学》 2018年37卷4期 24-34页ISTICPKUCSCD
【摘要】 以桂林会仙喀斯特湿地8种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群落土壤含水率、pH、土壤养分(有机碳SOC、全氮TN、全钾TK、速效氮AN、速效钾AK)和微生物活性指标(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土壤基础呼吸BR、土壤呼吸势PR、微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国华 吴建平 等 《广西植物》 2016年36卷2期 145-15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在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季风林)进行野外模拟酸雨试验,对不同酸雨强度处理下的林地土壤呼吸速率进行原位测定,探讨酸雨对南亚热带森林土壤呼吸的初期影响.结果表明:在两年的测定周期内,4个酸雨水平:CK(pH值4.5左右的天然湖水)、T1(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国华 李荣华 等 《生态学报》 2014年34卷20期 5728-573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对模拟酸雨处理下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锥栗(Castanopsis chinensis)和木荷(Schima superba叶凋落物分解的研究,试图探讨南亚热带区域日益严重的酸雨对森林凋落物分解的影响规律以及可能的机制.试验应用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夏 董岁明 等 《生态学报》 2012年32卷13期 4052-406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土壤盆栽试验法研究了Cd、低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Ⅱ类土壤环境基准值300 mg/kg干土时的Pb与Cd复合处理对冬小麦幼苗根系分泌物总酚酸和简单糖类及其与根际土壤微生物活性关系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1)冬小麦幼苗生长3周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桂生 宋长春 等 《生态学报》 2010年30卷22期 6146-615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阐明三江平原不同类型小叶章湿地剖面土壤微生物活性及土壤质量的变化规律,研究了沼泽化小叶章(XZ)湿地和草甸小叶章(XD)湿地0-100 cm剖面土壤有机碳(SOC)、微生物量碳(MBC)、基础呼吸(BR)、呼吸势(PR)、微生物商(qMB...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晓梅 方建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09年33卷2期 397-40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应用微量热法研究了长期轮作下麦田不同土层中的微生物活性,以及施肥对微生物垂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活性基本随深度的增加而下降;随着土层加深,可培养细菌菌落数减少,且可培养细菌菌落数目与最大时间(Peak time)Pt值(表示从微生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婵娟 傅伯杰 等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2期 727-73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对典型黄土丘陵沟壑区陕西延安羊圈沟小流域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沙棘(Hippophae reamnoides)和杏树(Prunus armeniaca)人工林下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进行监测研究,旨在揭示不同的人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潮海 赵霞 等 《生态学报》 2008年28卷5期 2169-217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两年3点的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麦茬处理方式(平茬、立茬、除茬)对夏玉米(Zea mays L.)根际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麦茬处理的夏玉米根际微生物数量、土壤蛋白酶和脲酶活性均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且在吐丝期达到最大值,但在不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