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8
- 7
- 2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运生 明伟庭 等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20年42卷4期 540-551页
【摘要】 前人对高山峡谷地貌区高位斜坡动响应研究较多,但对低山、丘陵地貌区斜坡强震动响应研究很少.并且,研究这类地区顺倾斜坡的地震动响应对揭示长宁Ms 6.0级地震丰富的次生山地灾害动力机理具有一定意义.在四川省长宁县丘陵地貌区典型顺倾斜坡不同部位安...
【关键词】 地震动响应;斜坡;长宁Ms6.0级地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明伟庭 王运生 等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20年40卷5期 159-168页
【摘要】 长宁-珙县地区特殊的斜坡结构为斜坡地震动监测提供理想的试验场.为研究斜坡地震动放大规律及传播介质的地震响应特征,通过在四川省长宁县登云亭斜坡体安装的强震监测仪器,2019-06-23日成功监测到Ms4.6级余震,数据分析表明:傅里叶频谱与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欧剑锋 罗永红 等 《山地学报》 2019年37卷3期 382-391页
【摘要】 “4·20”芦山强震导致震区斜坡动力响应强烈,并诱发大量斜坡次生地质灾害.强震后余震频发,在发震断裂附近芦山双石峡谷下游出口,对仁加水电站进水口边坡地震动效应监测初步揭示,该斜坡中上部峰值加速度放大达3.4倍,斜坡放大效应明显,但各监测点场...
【关键词】 “4·20”芦山地震;斜坡地形放大效应;环境噪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宇 王运生 等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9年19卷23期 16-23页
【摘要】 研究近地震场地的地震频谱变化特征,分析其地形效应,能够为边坡支护设计提供依据.通过对九寨沟风尘寺台站实测的3次余震数据对比分析,揭示了不同监测点地震时频谱变化特征.结果 表明:相对于山脚监测参考点,山脊监测点FFT主频值较小,集中在7~1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申通 王运生 等 《工程地质学报》 2018年26卷6期 1611-1621页
【摘要】 通过在九寨沟县聚宝山不同位置处布设微震监测仪器,采集到了九寨沟MS7.0级地震后几次典型的余震监测数据.对地震动监测剖面上1#(1414 m)和2#(1551 m)监测点的余震加速度响应数据进行系统的研究,表明:(1)孤立突出山体的地形放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栓成 王运生 等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7年17卷3期 29-35页
【摘要】 自从“5?12”汶川地震后,青川余震一直持续。以2015年9月23日青川 MS 4.0级余震监测数据进行研究。通过对比青川东山监测点的地震动响应结果表明:在河谷部位,水平东西向最大峰值加速度大于水平南北向,而在山脊上则水平南北向最大峰值加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建先 王运生 等 《工程地质学报》 2015年3期 383-393页
【摘要】 芦山 MS 7.0地震、鲁甸 MS 6.5地震诱发了大量的次生山地灾害,一些学者认为地形放大效应是其中的一个影响因素,但目前斜坡地震动响应研究仍然缺乏大量的实测数据支撑。通过在冷竹关两岸斜坡不同部位掘进平硐并放置强震监测仪器的方法,对沟谷两...
【关键词】 康定 MS 6.3 级地震;地形放大效应;冷竹关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磊 王运生 等 《山地学报》 2015年3期 339-347页
【摘要】 芦山地震次生地质灾害一个显著特点是地形放大效应。震后第二天,课题组在极震区仁家村斜坡局部孤突地带谷底基岩及斜坡中部坡折部位各放置一台地震监测仪,捕捉到一系列余震数据。数据显示,坡折(2#监测点)相对谷底监测点(1#监测点,二级阶地高程)的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永红 王运生 《山地学报》 2013年31卷2期 200-210页
【摘要】 汶川地震诱发大量山地斜坡次生灾害具有明显的地形分布特征,对其地形放大效应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斜坡震害调查表明,宏观地貌单元对次生地质灾害的发育类型具有控制作用,中高山区以大中型滑坡、崩塌为主,低山及丘陵区以山体震裂、小型崩塌为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永红 王运生 等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40卷3期 232-241页
【摘要】 通过在四川省泸定冷竹关沟两岸斜坡不同部位挖掘平硐并放置强震监测仪器的方法,对“4·20”芦山地震在该峡谷两侧斜坡的地震动响应特征、地形放大效应等进行研究.根据7台地震仪器所记录的芦山主震数据,冷竹关沟右岸1#监测点PGA水平分量为1.64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