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4
- 2
- 1
- 17
- 8
- 4
- 4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郭志霞 刘任涛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3期 1472-148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贺兰山东麓荒漠草原区,分别在平行山体方向不同空间距离布设4个研究样带,利用陷阱杯诱捕法,调查了不同空间距离样带节肢动物的群落多样性与功能群分布特征,阐明了贺兰山山前荒漠草原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随样带距离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敏 刘任涛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6期 2723-273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土壤质地是固沙植被区土壤生境恢复的重要标志.研究土壤质地对地面节肢动物功能群结构的影响,对于解析固沙植被区生物群落营养级结构恢复与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选择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固沙植被区,依据土壤质地设置 3 种处理样地(S,只含有砂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敏 刘任涛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期 428-43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腾格里沙漠东南缘选取2、5、8、34a和57 a的不同年限人工固沙植被区为研究样地,以流动沙地为对照,利用陷阱诱捕法调查了不同样地地面节肢动物的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特征,阐明了固沙植被区地面节肢动物多样性对植被演替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永宏 苟琪 等 《生态科学》 2022年41卷5期 35-45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为了明确沙障材料差异性对固沙林地面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规律,以腾格里沙漠东南缘2013年布设的麦草、尼龙网两种沙障模式下的固沙林地为研究样地,于2018年春、夏、秋季,研究了沙丘底部和顶部不同沙障模式下的固沙林地地面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及多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燕娇 李义学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15期 6239-624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解枸杞林地面节肢动物功能群结构季节分布特征,以宁夏绿洲枸杞林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的春、夏、秋季节,采用陷阱诱捕法,调查了地面节肢动物功能群季节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枸杞林地面节肢动物功能群包括植食性、捕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常海涛 刘佳楠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9期 3121-313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乌拉特荒漠草原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灌丛林地作为研究样地,分别于2018年春季、夏季和秋季,利用国际通用的陷阱诱捕法,调查了地面节肢动物群落季节动态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结果 显示:(1)3个季节内共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娟 刘任涛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5期 1653-166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宁夏盐池县,以农田为对照,以人工柠条林地、杨树林地和弃耕后自然恢复草地为研究样地,采用陷阱诱捕法,调查了退耕还林与还草4种类型样地的地面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特征,旨在分析农牧交错带退耕还林与还草措施对地面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生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鹏飞 红梅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1期 235-24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考察玉米秸秆还田量对黑土区农田地面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2016年6-9月在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研究了0(CK)、9000(SRl)、10500(SR2)、12000(SR3)、13500(SR4) kg/hm2 5个梯度对农田地面节肢动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锋瑞 刘继亮 等 《生态学报》 2011年31卷15期 4169-418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近几十年来,黑河中游荒漠绿洲过渡带大面积天然沙质草地被转变为农田和防风固沙人工林,然而目前尚缺乏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和管理措施对地面节肢动物多样性形成和维持影响的系统研究.以天然沙质草地转变为的人工梭梭灌木林、人工杨树林、人工樟子松林和农田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任涛 郗伟华 等 《草业学报》 2016年25卷6期 126-135页
【摘要】 以宁夏荒漠草原封育草地生境为研究对象,于2012和2013年的春、夏、秋3个季节,利用国际通用的陷阱诱捕法,调查了年内季节和年际间地面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及其结构变化特征,旨在分析宁夏荒漠草原地面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及其时间动态变化特征。调查共获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