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514
- 165
- 165
- 36
- 19
- 1
- 1675
- 678
- 566
- 435
- 424
- 599
- 332
- 298
- 263
- 23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钟国庆 魏金梅 等 《实验室检测》 2024年2卷7期 115-117页
【摘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食品微生物检验作为衡量食品卫生状况的重要手段,对确保食品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在食品微生物检验中,培养基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本文从培养基采购、验收、贮存、制备、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宇晨 《现代食品》 2024年30卷8期 101-103页
【摘要】 培养基作为食品微生物检测实验室的重要试剂,其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分离培养的成败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本文从培养基的原料选择、制备过程、贮存与运输及使用前的质量检查等多个环节入手,深入分析了影响培养基质量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佳珍 郑小玲 等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25期 40-43页
【摘要】 目的:为实验室日常检验提供可靠有效的培养基储存方案,助力食品微生物检验的高质量发展.方法:选取3种食品微生物检验常用培养基,采用脉动真空灭菌器进行灭菌处理,对储存期内各个时间点培养基的pH值、无菌性、适用性试验进行考察,以确定每种常用培养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傅真 《医药前沿》 2019年9卷24期 223-224页
【摘要】 目的:分析食品微生物检验中培养基的质量控制方法与效果.方法:抽取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中常用到的脱水培养基,严格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中相关要求,对培养基适用性检查进行合理控制,同时对平板计数营养琼脂培养基进行独立试验,试验2次.然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真 万建青 等 《中国兽药杂志》 2016年1期 14-18页
【摘要】 为探究改良 Frey 氏液体培养基质控菌 CVCC2960滑液支原体(以下简称 MS)生长规律,本试验首次同时采用 CFU 计数、CCU 测定和 pH 值测定的方法,比较不同接种浓度、接种体积和不同代次 MS 生长情况。结果显示:5%与1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真 万建青 等 《中国兽药杂志》 2015年49卷8期 10-14页
【摘要】 为探究支原体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质控菌猪鼻支原体生长规律,以活菌浓度,菌液pH值为指标,比较了不同代次与不同传代方式猪鼻支原体生长情况.结果显示:3%与10%浓度传代,0~48 h内,活菌浓度持续上升,菌液pH值持续下降,3%浓度传代的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关丽杰 田璐 《沈阳化工大学学报》 2015年2期 118-122页
【摘要】 该研究分别从9种不同品种的蘑菇培养基质中提取几丁质酶和壳聚糖酶2种胞外酶并测定其酶活力.结果表明:平菇的培养基质中几丁质酶的活性最高,达33 U/g培养基质;金针菇的培养基质中壳聚糖酶的活性最高,达21.062 U/g培养基质.根据酶活测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君迈 陈彦云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2年30卷3期 8-17页
【摘要】 以马铃薯早熟品种大西洋、中熟品种克新1号、晚熟品种青薯168脱毒基础苗为试验材料,研究品种、培养基质和接种量对马铃薯脱毒基础苗苗鲜重、根鲜重、苗干重、根干重、叶片数、株高、茎粗、根长和根条教等性状指标的影响,培养14 d时,测定各性状指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云胜 郑社会 《中国医学创新》 2010年07卷22期 52-53页CA
【摘要】 目的 以中草药为培养基质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北虫草菌种及灵芝菌种,经过二年多时间,十余次培养而制成制剂.方法 通过动物试验及毒理试验证明其安全性,无毒副作用.结果 40例患者临床应用复方灵芝虫草胶囊(暂定),资料齐全者32例,效果明显.结论 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社会 王云胜 《中国食用菌》 2010年29卷4期 52-54页
【摘要】 以中草药为培养基质,在无菌条件下分别接种蛹虫草和灵芝菌种,通过优化条件,定向强化发酵,互相作用,强强联合,获得具有明显治疗效果的新的菌质.经干燥、粉碎、分装构成一定剂型的新药,定名为复方灵芝虫草胶囊.毒理及动物试验,证明该药安全、无毒副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