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
- 3
- 2
- 7
- 1
- 4
- 2
- 2
- 2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郑天凌 田蕴 等 《生态学报》 2002年22卷12期 2063-207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选择我国沿海易发有毒赤潮藻--塔马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 (Lebour) Balech, 1985]和从厦门海域筛选的海洋细菌作为实验材料,研究在实验生态条件下A. tamarense的生理生态特征,及其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金森 郑天凌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2年8卷2期 111-11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研究赤潮藻类与海洋细菌的微生态关系,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将塔马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 (Lebour) Balech)与海底沉积物中分离的两种细菌(Bacillus megaterium, S7; B. h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天凌 徐美珠 等 《海洋科学》 2002年26卷12期 41-45页
【摘要】 报道了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塔马亚历山大藻( Alexandrium tamarense)与几株海洋细菌之间的生态关系.实验表明,在培养前期,培养液中的营养成分尚足以维持藻类和细菌的生长,细菌的加入是胞外酶活性升高的主要原因所在;在培养的后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司冉冉 关万春 等 《生态学杂志》 2017年36卷10期 2880-288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掌握不同氮源对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生长和毒性的影响,实验选定硝酸钠、氯化铵、尿素和甘氨酸作为4种氮源,在温度和光强分别为20℃和200μmol photons·m-2·s-1的培养箱中,采用人工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艳丽 导师:连玉武 郑天凌 厦门大学 生物学 植物学(硕士) 1999年
【摘要】 该研究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大项目"中国沿海典型增养殖区有害赤潮发生动力学及防治机理研究"的子课题"藻菌关系研究"的一个子项目,着重研究了海洋赤潮藻类塔马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Lebour)Balec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突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藻类学分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 2007年
【摘要】 本文研究了不同硝酸盐浓度(50-250μmol/L)对南极塔玛亚历山大藻 Alexandrium tamarens Polar(ATP)麻痹性毒素含量和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ATP 所产毒素主要为 N-磺酰氨甲酰基类毒素(C2毒素),为达细...
【关键词】 塔马亚历山大藻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燕 导师:董双林 朱明远 李瑞香 中国海洋大学 生物学 动物学(硕士) 2011年
【摘要】 通过构建18种浮游植物的标准细胞几何模拟图形,测量了相应的细胞线性参数,并计算了每种浮游植物的细胞体积;采用干式燃烧法和荧光法测定了每种浮游植物的细胞碳、氮和叶绿素a含量,并分析了细胞体积与细胞碳、氮和叶绿素a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陈国福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藻类学分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 2007年
【摘要】 海洋原甲藻(Prorocenrum micans)是广泛分布于我国渤海、东海、南海河其它水域的常见赤潮种.在本研究中,我们以该藻为目标藻种,探讨 FISH 技术在原甲藻检测中的应用. PCR 扩增海洋原甲藻 LSU 的 D1-D2区,并与 ...
【关键词】 海洋原甲藻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