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2
- 1
- 42
- 3
- 2
- 1
- 1
- 19
- 7
- 6
- 5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何毅 余东升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2023年17卷6期 400-406页ISTICCA
【摘要】 外伤性年轻恒牙脱位性损伤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造成年轻恒牙脱位性损伤的因素繁多,类型复杂,甚至易发生牙全脱位性损伤,影响儿童及青少年牙颌面发育与心理健康,危害较大。急性诊疗过程中及时正确地诊断、制定治疗计划、随访和记录对脱位性外伤牙的预后十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习雯 黄芳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5年24卷11期 1023-102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牙外伤与儿童心理行为特征的相关性,为儿童牙外伤的预防、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7~11岁儿童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随机选取牙外伤儿童(外伤组)和正常儿童(对照组)各57例,家长完成Achenbach儿童行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慕娟 程敏 等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2年17卷5期 562-56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由于儿童天生好动的特性,常发生牙冠与牙根尚未发育成的恒牙(年轻恒牙)外伤冠折,造成牙齿过早脱落.为达到诱导牙根继续发育和根端封闭的目的,我们采用控制感染及氢氧化钙制剂诱导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淳 张耀国 《广东牙病防治》 2012年20卷1期 48-49页ISTIC
【摘要】 乳牙外伤在儿童中较为常见.乳牙外伤对恒牙的常见损害包括萌出异常、形态异常,严重的创伤可使恒牙胚停止发育.笔者报告乳牙全脱位外伤致3颗恒牙发育异常1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孝峰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年15卷8期 328页
【摘要】 儿童的活动性较强,特别是在学龄时期,玩耍或较剧烈的运动时常易发生碰撞、跌倒等,较成年人更易发生牙齿外伤,恒前牙外伤多发于8~9岁的儿童.外伤多发生在前牙[1],发生率4%~14%[2].儿童恒前牙外伤以上颌中切牙多发,其次为上颌侧切牙,下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杰 战德松 《中国医疗前沿》 2009年04卷14期 54-54,53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年轻恒牙完全性脱位再植成功的影响因素.方法 完全脱位的年轻恒牙在离体10分钟~4小时内清创植入,均未进行牙髓处理.再植后,单颗且邻牙健康者以钢丝"8"字结扎,多颗牙或邻牙有病变或有牙槽骨骨折则以牙弓夹板固定2~ 3周,骨折者延长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虹 付浩 《中原医刊》 2007年34卷15期 60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外伤性脱位恒牙再植成功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65颗脱位牙的常规处理、植入、复位固定,随访观察.结果 再植成功率86%.结论 脱位时间越短,合理保存的,牙根尖孔开放的,牙周、牙槽无损伤的脱位牙再植成功可能性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龚永亮 玉溪市医学会第十届口腔学术年会 1899年
【摘要】 目的:探讨年轻恒牙外伤性脱位再植成功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对32颗脱位牙的常规处理,植入,复位固定,随访观察。结果:再植成功率84%。结论:脱位时间越短,合理保存的,牙根尖孔开放的,牙周、牙槽无损伤的脱位牙再植成功可能性大。随着人们户外活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亚男 汪国华 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年6期 1330-133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牙髓血管再生术因其在促进年轻恒牙根管壁增厚和牙根生长方面的明显优势,在口腔临床治疗应用上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多数研究支持血管再生与牙根周围的细胞有关,该技术多选用因龋坏、外伤造成牙根发育中断的年轻恒牙,需经过充分彻底的根管消毒、诱导血凝块的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