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18
- 37
- 11
- 1
- 1
- 124
- 82
- 29
- 19
- 13
- 47
- 25
- 21
- 19
- 1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新坚 张斌 《口腔疾病防治》 2022年30卷1期 73-76页ISTIC
【摘要】 牙周炎作为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是引起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纳米技术的应用为治疗牙周炎提供了新型药物递送系统和创新的疗法,为牙周组织的再生开辟了新的前景.纳米粒子递药系统由可降解的载体材料和药物组成,与传统的薄膜、碎片和条状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菁华 程曼曼 等 《中南药学》 2021年19卷4期 671-678页ISTICCA
【摘要】 大分子药物如多肽、蛋白质、抗体、聚糖与核酸等在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自身免疫疾病等重大疾病的治疗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些大分子药物,由于其分子量大、独特的亲水性和带电状态,通常表现出相对较低的通透性,很难通过皮肤的角质层.近年来,随着对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雪君 刘亮 《中国药师》 2021年24卷8期 537-544页ISTICCA
【摘要】 纳米技术的进步对于药物递送有深远影响.树枝状大分子因具有独特的树状结构、单分散性和丰富的表面官能团,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极大兴趣.其独特的性质,如纳米级均匀大小、高度支化度、多价态、水溶性、可用的内腔和便捷的合成方法,使得它成为小分子药物的理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静怡 杨军星 等 《生物加工过程》 2020年18卷3期 346-353页ISTICCABP
【摘要】 树状大分子基于其高度支化的结构及可调控性,良好的理化性质、单分散性及生物相容性,近几年已普遍用于构建多种纳米抗肿瘤药物,目前树状大分子已成为抗癌药物的研究热点.本文中,笔者主要对近年来基于树状大分子的纳米抗癌药物,包括化学、基因、放射性、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沛霖 李慎涛 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07年26卷6期 921-92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经聚乙二醇(PEG)进行表面修饰的聚酰胺-胺树枝状大分子作为药物载体时对药物的包裹及释放能力.用经三氟乙基磺酸单甲氧基(Tresylate)活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000的单甲氧基聚乙二醇(Tresylated MPEG-5000)对聚酰...
【关键词】 2,2,2-三氟乙基磺酸单甲氧基聚乙二醇酯;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药物载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晓飞 许琼明 等 《中国新药杂志》 2007年16卷1期 16-2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肿瘤多药耐药是导致肿瘤化疗失败的最主要原因,现以大分子载体抗癌药聚N-(2-羟丙基)甲基丙烯酰胺-多柔比星(PK1)为例,说明大分子载体抗癌药的提高渗透及潴留(EPR)效应可特异性地克服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介绍了PK1的药动学、Ⅰ期临床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畅 乔明曦 等 《药学学报》 2007年42卷9期 924-92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树状大分子是一类高度枝化的单分散性大分子,其内部结构呈疏水性,外表面呈亲水性,可称为"单分子胶束".本文在简介树状大分子的发展及结构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树状大分子作为药物载体的作用特点及其与药物的结合方式.目前,树状大分子在介导药物靶向传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可伟 杨卓理 等 《中国新药杂志》 2006年15卷19期 1630-163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大分子胶束可以作为疏水性药物和核酸、蛋白等药物的载体,并具有高效、长效、安全性和靶向性等特点,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药物载体.现主要从大分子胶束的特点、载药机制、形成材料、制备方法、包载的药物及其靶向性方面综述大分子胶束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玉兰 刘永利 等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01年22卷4期 321-326页ISTICPKUCA
【摘要】 以乙二胺(EDA)为核,通过Mic hael加成和氨解重复反应合成了一系列聚酰胺-胺(PAMAM)型树状大分子化合物,并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磁共振仪(NMR)和快原子轰击-质谱仪(FAB-MS)等方法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正霞 何东升 等 《药学研究》 2019年38卷9期 497-502,509页ISTICCA
【摘要】 基因治疗的关键是需要高效、安全和具有靶向性的载体,将基因转移至靶细胞核内进行表达.树状大分子因其单分散性、高密度且数目精确的多个可修饰表面功能基团等优势,已经成为核酸递送的重要载体.本文通过简介基因治疗和树状大分子,阐述了树状大分子用于基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