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3
- 4
- 1
- 14
- 3
- 3
- 1
- 1
- 7
- 7
- 3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郝颖 于珊珊 等 《质谱学报》 2014年35卷4期 311-316页
【摘要】 利用高分离度快速液相色谱与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RRLC-Q-TOF MS/MS)联用,对生晒参和大力参中的人参皂苷类成分进行比较研究.基于人参皂苷Rd和Re、Rf和Rg1两组同分异构体在串联质谱中的裂解规律,以及mRd的串联质谱特征,通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晓峰 陈文学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12卷1期 152-154页
【摘要】 目的 了解大力参急性毒性及遗传毒性,为大力参的食用安全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小鼠及大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Ames试验(每皿分别加入8、40、200、1000、4000μg大力参)、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与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对大力参遗传毒性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包玉清 许桂竹 等 《农业与技术》 2001年21卷3期 30-32,35页
【摘要】 将大力参原加工法的关键--鲜参在沸水中烫一定时间,改为文武火各蒸30分钟,结果成品物理性状与原加工法几乎无差异,但提高了单位时间加工量、折干率和一等参率,从而增加了经济效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海 莫火月 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17年45卷25期 131-133页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种源和不同修剪方式的牛大力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成熟的牛大力叶片通过暗适应后,采用MINI-PAM测定初始荧光(F0)、最大荧光(Fm)、PSII光量子效率(Yield)和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等叶绿素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艺霏 初奇 等 《药物评价研究》 2024年47卷11期 2613-262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优化大力参炮制工艺,并探究炮制过程中颜色与内在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8种人参皂苷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建立人参总皂苷、人参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以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
【关键词】 大力参;Box-Behnken响应面法;层次分析法-熵权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曲正义 逄世峰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20年31卷11期 2653-2655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大力参中水分含量进行快速无损测定.方法 利用手持式固体光纤探头采集大力参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以烘干法测定的水分含量为实测值,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大力参水分的定量分析模型,并用未知样品对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雪峰 綦占文 等 《东方药膳》 2021年19期 8-9页
【摘要】 以大力参、鹿茸血、枸杞、覆盆子、玛咖粉为主要原料,添加麦芽糊精、微晶纤维素等辅料,采用湿法压片工艺来研制大力参鹿茸血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配方,从而得到最佳配比.结果表明,大力参鹿茸血片最佳配方为大力参粉15%,鹿茸血粉8%,麦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国家喜 马良 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4年14卷12期 1382-138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综合性医院应对突发传染病的科研管理. 方法分析综合性医院开展突发传染病相关科学研究的必要性、选择性,以及加强科研管理的重要意义. 结果综合性医院在应对突发传染病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必须展开相应的科学研究,并加强科研管理. 结论研究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云六 张春义 《生物技术通报》 1999年15卷5期 1-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近些年,农作物生物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一批抗虫、抗病、耐除草剂和高产优质的农作物新品种已培育成功.与此同时,其产业化步伐在各国政府的大力参予下正在加快,预计在下个世纪初期将成为许多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并在解决人类目前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