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4
- 2
- 1
- 57
- 11
- 3
- 2
- 1
- 13
- 7
- 4
- 4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梁育桦 曹兴琴 等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48卷4期 388-397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究大黄不同极性部位有效成分含量与体外抗氧化和抑菌活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90%乙醇回流提取大黄,采用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依次分级萃取,得到不同极性部位;以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柳俊辉 丘海冰 等 《中国药房》 2019年30卷18期 2518-252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高良姜、大高良姜、红豆蔻、草豆蔻、益智等5味山姜属中药不同极性部位对胃溃疡寒证大鼠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机能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均灌胃4℃知母水煎液、冰醋酸溶液复制胃溃疡寒证模型,并于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附子理中丸组(阳性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章莹 黄杰 等 《中国药房》 2016年27卷25期 3481-3483,348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考察三叶虫茶不同极性部位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的改善作用。方法:80%乙醇提取三叶虫茶得到总浸膏,用水分散后依次用三氯甲烷、乙酸乙酯进行萃取,挥干得相应部位浸膏。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组(柳氮磺吡啶肠溶片,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莉 杨凤琴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1年19期 222-22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宁夏大蓟提取物的不同极性部位对4种念珠菌体外抑菌活性.方法:大蓟水提取物、大蓟正丁醇提取物、大蓟乙酸乙酯提取物用试管二倍稀释法联合琼脂平板法,进行体外抑菌活性研究.结果:大蓟水提取物、大蓟乙酸乙酯提取物对4种念珠菌最小抑菌浓度(M...
【关键词】 宁夏大蓟提取物的不同极性部位;念珠菌;体外抑菌试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志强 周芬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4年39卷7期 3724-372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健骨颗粒正丁醇极性部位对去卵巢大鼠骨保护素(OPG)和核因子-κB配体受体致活剂(RANKL)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绝经后骨疏松症(PMOP)的作用机制.方法:切除雌性SD大鼠双侧卵巢制造PMOP模型,运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丹 王帝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4年39卷16期 3112-311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该实验研究了传统中药小槐花大极性部位的化学成分.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聚酰胺凝胶柱色谱,ODS中低压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薄层色谱,重结晶,分析型和制备型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利用核磁共振波谱,质谱及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对...
【关键词】 小槐花大极性部位;化学成分;higher polar substances of Desmodium caudatu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莉 杨凤琴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11年38卷10期 2053-205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观察宁夏大蓟提取物的不同极性部位对5种革兰阴性菌体外抑菌活性作用.方法:大蓟水提取物、大蓟正丁醇提取物、大蓟乙酸乙酯提取物用试管二倍稀释法联合琼脂平板法,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研究.结果:大蓟水提取物、大蓟乙酸乙酯提取物对5种革兰阴性菌最小...
【关键词】 宁夏大蓟提取物的不同极性部位;G-菌体外抑菌试验;MI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梦璇 庄秀玲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14年25卷6期 1343-1344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大叶胡颓子叶的止咳作用,比较不同极性部位的止咳效果.方法 大叶胡颓子叶经乙醇提取得到粗提物,再用系统试剂萃取分离得到不同极性的部位.采用氨水引咳法分别对粗提物和氯仿部、乙酸乙酯部、正丁醇部、水部4个部位进行止咳试验.结果 大叶胡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齐导师:马百平 广东药科大学 中药学 中药学(硕士) 2021年
【摘要】 中药绞股蓝(HerbaGynostemma)是葫芦科绞股蓝属植物的全草,具有降糖、降脂、抗肿瘤、抗氧化、提高免疫力等多种药理作用。其基原植物有绞股蓝(Gynostemmapentaphyllum(Thunb.)Makino)、长梗绞股蓝(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陈香君 2017全国中医药现代化论坛暨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现代化联盟成立会议 2017年
【摘要】 目的:考察大血藤不同极性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对过氧化氢诱导成骨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以清除1,1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DPPH)自由基、Fe3+还原能力(FRAP)和2,2-连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磺酸-6)二铵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