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
- 1
- 6
- 8
- 4
- 3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陈玉祥 黄尤优 等 《普洱学院学报》 2022年38卷6期 5-9页
【摘要】 美姑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挖黑-椅子垭口是大熊猫迁徙和种群基因交流最重要的一条廊道,也是其他珍稀野生动物分布密度最高的区域.因此,为进一步了解该区域内哺乳动物和鸟类的多样性,调查组于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在该研究区域内共布设45...
【关键词】 红外相机;美姑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廊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青菁 胥池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4期 1125-113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廊道能有效地增加栖息地斑块间的大熊猫种群交流,降低种群灭绝的风险.小相岭山系是现存大熊猫种群数量最少的山系之一.通过MAXENT(Maximum Entropy)分析,发现小相岭山系存在7个相对隔离的栖息地斑块,栖息地破碎化严重.为了增加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黎运喜 陈佑平 等 《四川动物》 2016年35卷6期 833-837页ISTICPKU
【摘要】 基于地理分布点和环境变量数据,利用MaxEnt模型(Maximum Entropy Modeling)对二郎山廊道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栖息地适宜度进行综合评价:坡度、坡向和干扰距离的综合贡献值分别为53.0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龚明昊 欧阳志云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10期 3447-345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沿道路设置供野生动物迁徙、扩散和连接栖息地的廊道是应对道路干扰最有效的措施,科学选址则是野生动物廊道建设的前提,也是廊道研究的薄弱领域.以大熊猫廊道为例对野生动物廊道选址指标体系、方法和程序进行了探索,将栖息地特征、地形因素、植被可转化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毛泽恩 洪洋 等 《生态学杂志》 2023年42卷3期 708-71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栖息地丧失和破碎化是濒危物种的主要威胁,建立生态廊道可以有效减轻栖息地破碎化给野生动物带来的负面影响.为了解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局域种群栖息地连通性动态变化特征,本研究以凉山山系马边大风顶、美姑大风顶和麻咪...
【关键词】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局域种群;连通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敏 古晓东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21年27卷4期 855-85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大熊猫作为旗舰种和伞护种,以其为代表开展保护活动能在保护大熊猫的同时保护其同域物种.与大熊猫一样,大熊猫同域物种也面临着栖息地破碎化而导致的隔离问题,因而需要建立廊道连通被隔离的种群.目前全国已经规划了多条大熊猫廊道,为评估大熊猫廊道能否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蜂 何流洋 等 《动物学杂志》 2017年52卷3期 403-41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小相岭山系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栖息地是所有大熊猫栖息地中破碎化问题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而拖乌山廊道则是连接小相岭山系最大两个大熊猫局域种群的关键区域.为调查廊道及其周边人为干扰现状,2015 ~ 2016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宁 戴强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4年20卷6期 1039-104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生境廊道是促进基因交流,避免生物小种群灭绝的有效手段.大相岭是现存大熊猫栖息地面积和数量都很少的山系,泥巴山是大相岭大熊猫核心种群与邛崃山大熊猫种群的关键连接区域.为了探讨大熊猫生境廊道的设计方法,促进泥巴山廊道的建设,有效保护大熊猫栖息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贾伟 导师:周江 聂永刚 贵州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23年
【摘要】
根据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四川省境内大相岭山系的大相岭省级保护区及龙苍沟地区现分布有14只野生大熊猫,是大熊猫(Ailuropodamelanoleuca)的核心分布区之一,泥巴山大熊猫廊道是连接这两个地区大熊猫栖息地的关键通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冉江洪 曾宗永 等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43卷4期 889-893页
【摘要】 2001年对大相岭大熊猫及栖息地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大相岭山系有大熊猫栖息地面积353.76km2,数量14只,分布在洪雅和荥经县境内.大熊猫活动痕迹主要分布在海拔2000~2500m的针阔混交林生境.大熊猫栖息地内存在多种人类活动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