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
- 3
- 1
- 1
- 1
- 1
- 1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郝琳 吕倩 等 《中国中医急症》 2008年17卷5期 712-712页 ISTIC
【摘要】 <篇首> 大疱性坏疽性丹毒属少见型丹毒,其皮疹可在数小时内形成大疱、红斑血疱甚至坏疽,因此初期易误诊为接触性皮炎或化学性烧伤.特别是坏疽性丹毒诊治不及时死亡率很高.现将我们治疗1例大疱性坏疽性丹毒情况报告如下.
【中文期刊】 凌子 《中医外治杂志》 2015年24卷2期 63-64页
【摘要】 丹毒是患部皮肤突然发红成片、色如涂丹的急性感染性疾病[1].西医也称丹毒,又称急性网状淋巴管炎.其特点是起病突然,恶寒壮热,局部皮肤忽然变赤,色如丹涂脂染,焮热肿胀,迅速扩大,边界清楚,发无定处,数日内日可逐渐痊愈,每多复发[2].本病总由...
【中文期刊】 赵晓秋 张雁来 等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0年23卷3期 111页
【摘要】 <篇首> 大疱性坏疽性丹毒属少见型丹毒,其皮疹可在几小时内形成大疱、红斑血疱甚至坏疽,因此初期易误诊为接触性皮炎或化学性烧伤.特别是坏疽性丹毒诊治不及时死亡率很高.误诊主要发生在皮肤科、普通外科、烧伤科及急诊科,现将我院1990~1999年间4...
【中文期刊】 刘海镜 王静 等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2年28卷12期 878-879页 ISTIC
【摘要】 大疱性丹毒是比较少见的一类丹毒,临床表现为外伤或溃疡后迅速发生于腿部或面部的边界清楚的疼痛性水肿性红斑以及红斑基础上的大疱,主要为表皮下无菌性的松弛大疱,常伴有淋巴管炎、淋巴结病、高热、寒战等.现报道1例我院诊治的大疱性丹毒.
【中文期刊】 姚军英 熊吉奎 等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6年22卷5期 371页 ISTIC
【摘要】 <篇首> 临床资料患者女,55岁,左面部红肿大疱,发热10天加重5天.于10天前因镶牙装冠,牙龈破溃后肿胀疼痛,第3天面部红斑肿胀疼痛,陆续出现水疱,体温38℃,自服消炎药(药名不详)2片每日3次,共5天,病情渐加重.红肿面积扩大、水疱增大,疼...
【中文期刊】 张令宇 马文锋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04年11卷9期 4-5页
【摘要】 <篇首> 丹毒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浅部感染.大部分病例接受正规系统的外科抗感染治疗后得以痊愈;但一小部分病例由于失治误治,或由于体弱、高龄或患有糖尿病、结核、血液病、肿瘤等引起抵抗力低下的疾病,可导致丹毒反复发作,甚至转变为急性大疱或红斑血疱样皮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