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6
- 2
- 1
- 11
- 8
- 1
- 1
- 1
- 11
- 9
- 6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岳鹏鹏 黎成钦 等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1年41卷3期 325-33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建立可模拟人类KRT14强致病位点突变的高效靶向小鼠Krt14的CRISPR/Cas9系统.方法 本研究通过检索多个数据库筛查人类单纯性大疱性表皮松懈症(EBS)致病的基因KRT14强致病突变位点,并通过人和小鼠KRT14蛋白序列比对...
【关键词】 单纯性大疱性表皮松懈症;KRT14;基因编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艳梅 董双双 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年53卷3期 370-37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检测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懈症(DEB)家系的COL7A1基因突变情况.方法:采用PCR技术和直接测序法分析该家系成员COL7A1基因全部外显子及内含子序列,并与50名健康个体及GenBank数据库中序列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词】 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懈症;突变类型;COL7A1基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东芳 高崇武 等 《中国疫苗和免疫》 2008年14卷1期 90-90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2005年5月19日上午,延安市宝塔区某预防接种门诊为1名4岁男童在上臂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接种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灭活疫苗(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3121702,有效期至2006年6月1日)第2剂0.5ml(20...
【关键词】 流行性乙型脑炎灭活疫苗;预防接种;大疱性表皮松懈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垒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年36卷3期 314-315页ISTIC
【摘要】 <篇首> 大疱性表皮松懈症(epidenmoiysis bulbse,EB)是一种发生于皮肤和黏膜的大疱性遗传性皮肤病.常幼年发病,临床上以轻微外伤、受压或磨擦皮肤或黏膜后出现水疱或大疱为特征.愈后常留有萎缩性瘢痕,可致组织粘连[1].笔者在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旭婷 李丹雯 《护理与康复》 2010年9卷1期 29-30页ISTIC
【摘要】 总结8例新生儿大疱性表皮松懈症的护理.护理重点是加强病情观察及皮肤护理,防止皮肤受压、摩擦及感染,按医嘱用药,阻止表皮松懈发展,做好口腔护理、静脉穿刺护理,重视出院指导.经积极治疗及护理,5例治愈好转,2例转院治疗,1例放弃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艳卿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6年10期 187-188页
【摘要】 大疱性表皮松懈症(ES)是一种皮肤和黏膜轻微外伤后以大疱为特征的遗传性疾病,至今分类尚不统一[1]。临床上分3种类型:单纯型、营养不良型和交接型。单纯型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营养不良型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交界型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主要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章利红 《当代护士(专科版)》 2009年2期 96-96页
【摘要】 <篇首> 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懈症(inherited epidermolysis bullosa,EB)是一组较常见的以皮肤和黏膜轻微外伤后,出现水疱为特点的遗传性疾病,是常染色体隐性或显性遗传病[1].2008年8月6日本院收治1例遗传性大疱...
【关键词】 新生儿;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懈症;先天性皮肤发育不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静 《当代护士(学术版)》 2007年1期 65-66页
【摘要】 <篇首> 大疱性表皮松懈坏死型,是药疹中是严重的一型.发病急,皮肤先是红斑,迅速扩展增多,有红色变褐红色,并很快整合成片.广泛红斑上发生松弛大疱,大疱不规则,疱膜容易擦破撕裂,呈烫伤样表现.可合并多脏器衰竭,严重可危及生命,死亡率高.我科于2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卞海林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0年12卷5期 362-363页ISTICCSCD
【摘要】 1例83岁女性患者因胆道感染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3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1次/d静脉滴注.次日,患者T 39.5℃,出现皮肤红斑、瘙痒,继而出现大水疱,部分破溃,主要见于胸腹部、臀部及会阴部;尼氏征(+).实验室检查:W...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