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60
- 26
- 10
- 6
- 28
- 12
- 10
- 10
- 5
- 97
- 12
- 12
- 8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孙朝煜 张蜀秋 等 《实验生物学报》 2003年36卷1期 13-17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大葱储藏过程中,新生叶片长出所需的营养来自衰老叶片储藏物质的再分配.电镜观察表明大葱叶鞘细胞结构变化表现出典型的编程性死亡特征;部分解体的原生质组分可能以囊泡迁移方式参与运输;酶定位显示在衰退叶鞘细胞的质膜、细胞壁和胞间连丝上有较高ATP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大领 郑亚坤 等 《生物学教学》 2018年43卷6期 45-46页PKU
【摘要】 大葱是日常生活中食用的蔬菜和调味料植物,具有取材方便、成本低、操作容易、叶绿体大、生根能力强、染色体数量少等多个特点.以大葱为实验材料,观察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丝分裂过程、各种组织类型等,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植物细胞、组织等解剖知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保华 梁毅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1年12卷4期 657-66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洋葱、大葱及其杂种F1为材料,利用PCR-RFLP技术对其核糖体DNA内部转录间隔区(ITS)和细胞质线粒体DNA的srRNA基因V7进行分析,试图建立洋葱大葱种间杂种的鉴定方法.结果显示:大葱ITS序列没有Dde Ⅰ酶切位点;而洋葱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盖树鹏 孟祥栋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1年37卷4期 317-31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经匀浆-差速离心-裂解-纯化等步骤,可获得纯度较高的胞质DNA,DNA产率1~2μg@g-1(FW).此法比传统的方法用材少,对仪器的要求不高,成本低,提取时间短,每人每天可提取24个样品,适合大量样品分析.
【关键词】 大葱 细胞质DNA RAPD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婷婷 《生物学通报》 2019年54卷1期 26-27页ISTICCA
【摘要】 以大葱花药为实验材料,在学生对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探究过程中,通过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特点的观察,自主构建减数分裂的有关知识,实现减数分裂内容的有效教学,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昕 李利 等 《生物学教学》 2010年35卷1期 41-42页PKU
【摘要】 以大葱为实验材料,探求花苞、小花以及花药大小与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的相关性.实验结果显示:花苞大小与减数分裂过程的时期并无密切相关性,但花苞的发育时期与减数分裂过程密切相关,以花苞刚从叶片中抽出为最佳采样时期;花药大小可作为进行减数分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红梅 王慧阳 《生物学通报》 2017年52卷4期 53-55页ISTICCA
【摘要】 以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为实验材料,从微核、染色体指标研究大葱提取液对分裂旺盛细胞的致突作用,为开发大葱提取液的药周价值提供新思路.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20%和50%大葱提取液均可诱导蚕豆根尖细胞产生微核、染色体发生畸变,其中20%诱发微核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晓丹 贾春虹 等 《食品科学》 2019年40卷21期 150-155页
【摘要】 为了明确氟啶胺在大葱和小葱上使用后的消解趋势和残留情况,2017年在北京、山东、内蒙古、江苏、四川和宁夏开展了氟啶胺39.5%(体积分数)悬浮剂在葱上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试验.样品用乙腈提取,采用N-丙基乙二胺、石墨化炭黑和十八烷基碳混合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宇楠 金香子 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9年10卷14期 4549-4556页
【摘要】 目的 建立气液微萃取技术快速、高效净化大葱中25种农药残留的方法 .方法 对气液微萃取技术的加热温度、萃取时间及萃取溶剂进行优化.结果 气液微萃取最佳加热温度为300℃,萃取时间为5 min,萃取溶剂为二氯甲烷:丙酮:乙酸乙酯(1:1: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