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
- 6
- 2
- 8
- 5
- 5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陈超杰 周亚东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43卷2期 11-14页ISTICCA
【摘要】 新安医家余国珮提出的"燥湿为纲"是中医辨治体系的一大创见,其以燥湿为纲,御寒热之变,统治外感、内伤诸证.燥湿相济是脾胃协调之关键因素,脾升胃降,气机方能畅达.湿邪是脾胃致病的常见因素,前人多有发挥.余国珮从燥邪立论,其以燥湿邪气为根本,重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阿美 王键 等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42卷2期 178-182页
【摘要】 目的:探索《婺源余先生医案》治疗外感病及内伤杂病的临床组方原则及用药特色.方法:从《婺源余先生医案》中选取医案179例,提取方药信息,应用office 2010及SPSS 22.0工具建立数据库并对药物频数、性味归经等进行频数分析及聚类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慧 郭锦晨 等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39卷11期 796-797页ISTIC
【摘要】 [目的]研究新安医家余国珮《婺源余先生医案》中痹证验案2则,以期揭示余国珮痹证辨治方药特色.[方法]以《婺源余先生医案》中痹证验案2则为例,结合《内经》、《金匮要略》、《燥湿论》、《医理》等相关论述论著与余氏学术思想,阐释余氏痹证验案,综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秋慧 陆瑶瑶 等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29卷3期 21-23页
【摘要】 清代新安医家余国珮撰写的《婺源余先生医案》继承喻昌、叶天士等人的学术观点,总结前人经验,博采众长,对产后病的治疗颇有创见.余国珮认为治疗产后病辨证应以"燥、湿"作为总纲,以养阴润燥为治,并倡"养液柔肝"之法,精于辨证,选药灵活,药物多选用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杲 李净 等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7年29卷4期 465-466页
【摘要】 余国珮,字振行,号春山,清代婺源沱川人.中年弃儒就医,悟《参同契》而得岐黄三昧,著有《医理》、《婺源余先生医案》《痘疹辨证》等医书.余氏学术思想核心内容是将燥、湿理论完备的贯穿于理、法、方、药之中,发明了独具特色的“燥湿为纲”学说.《婺源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锦晨 刘健 等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28卷2期 13-14,18页
【摘要】 《婺源余先生医案》是清代新安名医余国珮一生临床经验与学术思想的结晶,余氏六气独重燥湿,燥湿二气统天地阴阳之气,以燥湿为纲辨治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其中痹证辨治特色独具:湿热甚者,法从清金养阴;痹证阴亏,急予育阴救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邾莹莹 黄辉 等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37卷6期 22-25页
【摘要】 通过研读清代新安医家余国珮所著《婺源余先生医案》等著作,对其以燥湿为纲的痛经诊治特色进行分析.其认为痛经的病机主要为血虚肝燥、肺胃阴亏、胞宫湿热,诊断时善于以刚柔之脉、月经周期先后判断病证属燥、属湿,临证善用血肉有情之品和石膏,剂型多采用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邢晓东 胡建鹏 等 《环球中医药》 2023年16卷3期 482-485页ISTICCA
【摘要】 痢疾的论治历代多详于湿热,而清代新安名医余国珮论治痢疾独重于燥.本文通过对《医理》《婺源余先生医案》中的相关论述及典型医案进行深挖、列举、考证,总结余国珮治痢的经验及特色.余国珮受喻嘉言"秋燥论"影响,以燥湿互为阴阳辩证关系,提出阳邪以"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