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0
- 23
- 24
- 21
- 11
- 3
- 1
- 23
- 23
- 22
- 22
- 1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顾灯安 金长发 等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2006年33卷5期 236-238页 ISTICCA
【摘要】 利什曼病是我国重要的寄生虫病之一,白蛉是其传播媒介,目前我国已发现有4种白蛉可传播利什曼病.近几年,世界范围内利什曼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这不仅由于环境改变增加了人与白蛉接触的机会,而且由于个体危险因素的增加,缩短了从感染到发病的时间.该文...
【中文期刊】 颜秋叶 尚乐园 等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1998年9卷5期 336-337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掌握我省基本消灭黑热病后传播媒介白蛉的残存情况.方法:在有代表性地区采用人工捕捉白蛉,解剖鉴定蛉种.结果:在河南京广铁路以西丘陵、山区媒介中华白蛉持续存在,如有病例输入,黑热病仍有潜在传播的危险;在铁路以东平原地区,白蛉基本绝迹,即使...
【中文期刊】 伊斯拉音·乌斯曼 左新平 等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2011年26卷6期 21-24页
【摘要】 目的 了解新疆南部不同类型内脏利什曼病部分流行区媒介白蛉动态.方法 选择库尔勒砾漠地带、喀什古老绿洲农业区和伽师荒漠农业区作为监测点;3种类型监测点采用粘性油纸法、诱蛉灯法、捕蛉管人工捕集法和白布灯照诱引法捕集白蛉;对捕集的白蛉观察密度、鉴...
【中文期刊】 周正斌 张仪 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4年30卷5期 448-45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建立鉴定我国黑热病流行区6种常见蛉种的PCR-RFLP (PCR-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s)方法.方法 使用一对通用引物扩增线粒体COI基因,比较中华白蛉、长管白蛉、吴氏白蛉...
【中文期刊】 左胜利 桂爱芳 等 《医学动物防制》 2003年19卷3期 188-190页 ISTIC
【摘要】 1997~1998年在22个县(市)63个自然村,用扑蛉管、扑蛉纸和灯光诱扑等方法,开展了白蛉监测,共扑获白蛉1 208只,经鉴定99.38%(1 200只)为鳞喙白蛉,0.66%(8只)为鲍氏白蛉,未发现黑热病的传播媒介-中华白蛉.
【中文期刊】 邵宏莉 冯美娟 等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4年42卷6期 721-725,736页 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分析2013-2022年山西省临汾市内脏利什曼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内脏利什曼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2013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山西省临汾市内脏利什曼病报告病例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
【中文期刊】 牛晓威 赵新宇 等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24年35卷2期 200-204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分析河北省井陉县犬源型黑热病的三间分布特征及宿主和媒介的病原感染状况,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2019-2023年河北省报告的黑热病病例资料,采用Excel 2017软件对...
【中文期刊】 廖力夫 乌守巴特 等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5年2期 151-154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调查荒漠型黑热病疫区传播媒介吴氏白蛉的供血宿主,分析黑热病传播媒介与保存宿主的相互关系。方法在黑热病流行严重的荒漠型黑热病疫区,调查传播媒介活动期的优势动物种类;采集黑热病传播媒介吴氏白蛉,用未吸血的雌性吴氏白蛉对自由活动的优势动物和...
【中文期刊】 雒进才 张可斌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06年1卷2期 109-109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黑热病是由媒介昆虫白蛉传播的寄生虫病,陕县曾是河南省黑热病的严重流行区,20世纪初的年发病率在1‰以上[1],20世纪60年代后未再发现该病,但在其后的监测中有媒介白蛉残存[2],表明黑热病传播的潜在危险依然存在.2003~2004年...
【中文期刊】 颜秋叶 贺丽君 等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2004年17卷6期 377,插页8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河南省曾是我国黑热病的严重流行区,中华白蛉为传播媒介,新中国成立前全省病例达50万[1].经积极防治,20世纪中期后传播已经阻断[2],但在其后的监测中发现,不仅有输入病例发生[3],而且在京广铁路以西的丘陵山区尚有媒介白蛉残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