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1880
- 1668
- 1124
- 401
- 251
- 1
- 1638
- 1420
- 1394
- 829
- 709
- 704
- 478
- 409
- 368
- 36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吴鹏程 汪楣芝 等 《云南植物研究》 2006年28卷2期 133-138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首次报道中国角苔类植物的2科、5属和7种的孢子和假弹丝的形态.附分科和分属的检索表.从形态上观察,短角苔科植物为原始的类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裴林英 贾渝 等 《云南植物研究》 2006年28卷5期 481-487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作者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7种珠藓科植物的孢子.观察结果显示:孢子近极薄壁区的有无、形状及外壁纹饰的细微结构等方面,在属间和种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与此同时,这7种珠藓科植物的孢子在大小、外壁厚度等方面表现出较大的相似性.本研究也显示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戴锡玲 曹建国 等 《云南植物研究》 2006年28卷6期 581-586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利用光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鳞始蕨科(Lindsaeaceae)乌蕨(Stenoloma chusanum Ching)孢壁的形成和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乌蕨孢子两侧对称、单裂缝,表面具疣状纹饰.孢壁由内壁、外壁和周壁三部分构成.外壁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仕勇 张宪春 《植物分类学报》 2005年43卷2期 97-115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对实蕨属Bolbitis的17种植物的孢子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根据孢子周壁特征,中国产实蕨属的孢子明显可分为3种类型:A型孢子具网状周壁,B型孢子具鸡冠状-波状周壁,C型孢子具平滑的波状周壁.孢子周壁特征、叶脉式样和叶片顶部的形态是实蕨属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全喜 于晶 《云南植物研究》 2003年25卷3期 313-320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基于大量的扫描电镜观察的基础上,将我国产真蕨目孢子的表面纹饰进行分类,对每种类型进行了特征描述并附有照片,为孢粉学的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师雄 杨鲁红 等 《广西植物》 2017年37卷11期 1455-146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光镜和扫描电镜,对石韦属(Pyrrosia)19种植物的孢子纹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种石韦属孢子都为黄色,形态均为肾形,两侧对称,单裂缝,说明该属植物是一个自然类群.表面纹饰类型有3种,即瘤状、瘤状—疣状和瘤状—网脊状.孢子表面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智华 蔡恒江 等 《生物学杂志》 2017年34卷2期 68-7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运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了UV-B辐射对孔石莼孢子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孔石莼孢子发育早期外形主要呈现棒状和蝌蚪状,其中棒状占90.68%±2.50%.UV-B辐射对孔石莼孢子生长发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抑制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腾云 田瑞 等 《微生物学杂志》 2014年34卷2期 82-8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枯草芽胞杆菌孢子表面展示技术是最近十几年新兴的一种外源蛋白固定方法,已在酶学、疫苗学、靶向药物制备、金属污染治理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以孢子衣壳蛋白为载体蛋白,已经成功地把许多抗原、酶和其他蛋白展示在孢子外表面.枯草芽胞杆菌孢子衣壳由多种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廖曾慧 王玛丽 《西北植物学报》 2014年34卷6期 1138-114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中国产冷蕨属(Cystopteris Bernh.)8种植物的孢子进行详细的观察与比较.结果表明:(1)冷蕨属孢子均为单裂缝,两侧对称,极面观为椭圆形,赤道面观为肾形.但不同种孢子在大小和周壁纹饰等方面均有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戴锡玲 曹建国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3年33卷12期 2410-241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光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凤尾蕨科(Pteridaceae)蜈蚣草(Pteris vittataL.)孢壁的形成和发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蜈蚣草孢子四面体型,极面观钝三角圆形,赤道面观半圆形或超半圆形,近极面具瘤状纹饰和近极脊,远极面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