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7
- 2
- 29
- 5
- 10
- 10
- 10
- 10
- 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杨金萍 李怀芝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1年27卷3期 484-487页ISTICCSCDCA
【摘要】 汉代茱萸类药有茱萸、藙、山茱萸,通行本《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与宋本《伤寒论》 《金匮要略》 茱萸类药存在错简及名实混淆情况.原始《本经》"茱萸"被后人改为"吴茱萸":汉代及汉以前无"吴茱萸"的称谓,晋唐方书"茱萸"与"吴茱萸"之称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钱沛涵 钱超尘 等 《中医文献杂志》 2021年39卷3期 1-5,14页
【摘要】 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出现了三部《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长沙古本《伤寒杂病论》、涪陵古本《伤寒杂病论》,其中以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的影响最为广泛.本文就前贤时彦很少论及的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中的两个中医文献问题——"删王...
【关键词】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宋本《伤寒论》;辨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臧江波 宋丹 等 《饮食保健》 2021年28期 85-86页
【摘要】 目前对于宋本《伤寒论》前六条的普遍认识为:它论述的是太阳病一纲三证及太阳病传与不传.结合胡希恕独特的经方理念来读前六条会发现别有一番意味.前六条可以看做是仲景示人以法,道出了一种疾病的诊断思维---在六经辨证整体观念的指导下应学会排除诊断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德 符琼方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8年24卷12期 1661-1662,1793页ISTICCSCDCA
【摘要】 《康平本伤寒论》与《宋本伤寒论》比对,虽然总体内容大同小异,但其中的“小异”对临床应用存在不少优势,具体表现在病因病机、病位、病证、治法、方药及转归等多方面,还能澄清宋本部分条文内容上的一些疑惑,有利于临床病证的认定,彰显出其临床上的价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丰杰 李宇航 《环球中医药》 2016年9卷12期 1479-1481页ISTICCA
【摘要】 宋本《伤寒论·辨脉法》第29条原文,文字古奥,寓意颇深,给初学者阅读带来一定困难,曾有医家提出本条“内容繁杂,颇难索解”。本文对29条认真梳理,发现其难点有三:一是要厘定文中“清邪”“浊邪”的概念;二是要搞清文中“阴”“阳”的含义;三是出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中伟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 2007年14卷3期 30-31页ISTIC
【摘要】 <篇首> 张仲景学说博大精深,其版本源流研究内容颇为丰富,但也有一些研究内容,难做定论.有关<脉经>卷七与<伤寒论>的关系,历来众多文献学家与医家对之持有不同观点.大致包括:<脉经>卷七是否是张仲景原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益新 《河南中医》 2006年26卷8期 1-4页ISTIC
【摘要】 宋本<伤寒论>,在伤寒学史上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前辈学者在底本探究、校者稽考、版本辨伪、同刻考异、翻刻重印、校注诠释等方面均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今后研究,应是对现存各藏本进行甄别真伪,明其源流,汇刻校勘,奠定基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钱超尘 《河南中医》 2006年26卷11期 1-4页ISTIC
【摘要】 20世纪有四部<伤寒论>翻刻本、影印本或排印本在中医界有较大影响,它们是1912年武昌医馆翻刻本、1923年恽铁樵影印本、1955年重庆中医学会<新辑宋本伤寒论>、1959年南京中医学院<伤寒论译释>排印本.这四部书均称据赵开美<仲景全书·...
【关键词】 <伤寒论>武昌医馆翻刻本;<伤寒论>恽铁樵影印本;<新辑宋本伤寒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钱超尘 《中医文献杂志》 2011年29卷1期 1-3页
【摘要】 日本安政本<伤寒论>据枫山秘府红叶山房所藏赵开美本<伤寒论>翻刻.红叶山房本系据赵本翻刻者,翻刻较草率,讹字阙文较多,安政本多予改正.安政本传入我国后,影响甚大,我国近现代<伤寒论>录排著作,仍有据为底本者.本文研讨安政本历史沿革,并与中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钱超尘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0年22卷6期 14-19页
【摘要】 宋本<伤寒论>实赵开美刻本.本文就今世台湾故宫宋本<伤寒论>概貌进行详述,并考证了台湾故宫本<伤寒论>转移至美国及回归台湾的过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