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2
- 2
- 2
- 1
- 1
- 1
- 4
- 4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刘建玲 张福锁 《应用生态学报》 2000年11卷3期 365-36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研究了冬小麦-夏玉米→春玉米轮作的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中,不同磷肥、有机肥用量下土壤Olsen-P及各形态无机磷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土壤Olsen-P及各形态无机磷含量增减决定于土壤磷素的积累与消耗量.长期不施磷肥,土壤Olsen-P含量逐渐...
【关键词】 土壤磷素变化;长期定位试验;冬小麦-夏玉米→春玉米轮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建玲 张福锁 《应用生态学报》 2000年11卷3期 360-36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研究了冬小麦-夏玉米→春玉米轮作中,长期施用磷肥、有机肥对土壤总磷库、无机磷库的影响及磷肥的产量效应.结果表明,长期施用磷肥、有机肥土壤全磷、总无机磷均有不同程度的积累,土壤磷素的积累以无机磷为主.根据土壤磷素的收支平衡状况,计算出维持土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杉 王允青 等 《生态学杂志》 2015年34卷11期 3086-309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根据多年定位试验(2008-2013年),研究了紫云英还田对作物产量及稳定性的影响,讨论了双季稻产量与土壤养分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多年定位试验中,早稻紫云英还田可以显著提高早稻产量,同时对晚稻产量的提高也存在显著后效;早稻紫云英还田减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邱凯锋 张潮林 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4年34卷15期 1305-130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优选香连结肠定位包衣片的处方.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10%氯化三甲胺甲基丙烯酸酯∶5%氯化三甲胺甲基丙烯酸酯的比例、缓释层和肠溶层包衣增重量、固化时间为考查因素,以香连结肠定位包衣片的T50为评价指标确定最佳处方.结果:处方中包衣层...
【关键词】 香连口服结肠定位包衣片;正交试验法;处方筛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宪龙 路永莉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4年25卷12期 3514-352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近年来,国内学者针对氮肥利用率的概念、内涵和计算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探讨,在提出质疑的同时也给出了一些改进的计算方法.本文结合5年试验数据,以小麦-玉米轮作体系多年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初步探讨了这些改进方法在农田氮肥利用状况评价中的适用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绍敏 郭斗斗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1年22卷1期 93-9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20年定位试验研究了施用化肥和有机肥对潮土耕层土壤有效磷(Olsen-P)含量与作物产量的关系及土壤Olsen-P积累和垂直移动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Olsen-P含量在10~40 mg·kg-1能保证小麦、玉米有较高的产量,土壤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朴方 王宏燕 《生态学杂志》 2012年31卷6期 1468-147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基于6年的黑土培肥定位试验,从大豆根瘤中提取根瘤菌DNA,采用PCR-DGGE与克隆测序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施用农肥和化肥对根瘤菌多样性的影响.DGGE图谱分析表明:对照(不施肥)处理的nifH基因条带数和多样性指数最大,各处理多样性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红霞 杜章留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1年22卷11期 2930-293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华北平原高产农田3年定位试验为基础,研究了生物炭与矿质肥配施对土壤容重、阳离子交换量和颗粒有机质组分中碳、氮含量的影响.试验共设4个处理:单施氮磷钾肥(CK);氮磷钾肥+2250 kg·hm-2生物炭(C1);氮磷钾肥+4500 kg·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宇万太 朱先进 等 《生态学杂志》 2009年28卷5期 864-87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6年的定位试验,对下辽河平原不同磷肥用量条件下,土壤养分库的建立及磷肥的肥料效应、土壤磷的自然释放速率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磷肥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且对大豆的增产幅度大于玉米,但磷肥年用量超过25 kg·hm-2时,增产效果不明显;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超 白如仟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24年40卷9期 113-12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马铃薯因采后贮藏、运输及货架摆放等因素,容易造成块茎"绿变",导致块茎中SGAs大量累积,而HY5是植物中光信号的重要传递因子,研究其在块茎变绿中的作用,为马铃薯采后环节因光照导致的龙葵素积累提供分子基础.[方法]通过基因表达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