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6
- 2
- 8
- 3
- 3
- 2
- 1
- 2
- 2
- 2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魏新哲 马亚楠 《中国卫生统计》 2020年37卷2期 228-23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调查不同特征儿童哮喘和过敏性湿疹的流行现状,并探索室内潮湿因素对儿童哮喘和过敏性湿疹的影响,为相关疾病的家庭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5年1月至12月在某市抽取3193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χ2检验和多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之靖 王婷婷 等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15年32卷2期 97-10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研究乌鲁木齐市儿童哮喘及过敏性疾病与住宅室内潮湿的关系,为进一步提出有效预防儿童哮喘及过敏性疾病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1年10-12月,采取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乌鲁木齐市7个行政区的5650名1~8岁儿童进行问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丽娃 张志丽 《护理研究》 2008年22卷26期 2424页ISTICPKU
【摘要】 <篇首> 悬浮床对病室内温度及湿度有较高的要求,一般要求室内温度28℃~32℃,湿度50%~60%.室温过高,悬浮床热系统会出现紊乱;湿度过大,悬浮床内小颗粒会潮解成块而失去悬浮功能,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庄建林 赵根明 等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06年18卷5期 329-33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实验室内观察钉螺的过冷却现象,推测钉螺的耐寒机制.方法 现场采集安徽贵池的湖北钉螺,利用万用电表+热敏电阻法测定钉螺的过冷却点,比较钉螺数量性状指标、潮湿度与过冷却点关系.结果 干燥钉螺的过冷却点为(-12.79±1.17) ℃(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佩才 徐国余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03年15卷6期 454-45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克百威的灭螺效果.方法室内浸杀:烧杯8个,每个放30只螺,分别加入克百威溶液6.4、3.2、1.6、0.8、0.4、0.2、0.1 mg/L,25℃,3 d观察效果.室内喷洒:用15对培养皿,内放入1 cm厚的潮湿泥土,每皿60只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胡宇 导师:黄晨 上海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硕士) 2013年
【摘要】 哮喘发病率(哮喘及其相关病症)在中国近几十年内呈增长趋势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特别是儿童.我国儿科哮喘协作组调研结果表明:上海地区0~14岁儿童的哮喘发病率持续居于全国儿童哮喘发病率首位,其2000年的哮喘发病率是1990年的近2.2倍,而至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一隆 导师:李百战 重庆大学 土木工程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硕士) 2013年
【摘要】 住宅室内潮湿环境与儿童哮喘和过敏性疾病的问卷调查研究于2011年11月在重庆大学展开。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调查住宅室内潮湿环境对儿童哮喘及过敏性疾病的影响。课题组成员采用一份自填式问卷对重庆市三个主城区中的53个幼儿园的4950名3-6岁儿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天子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9年6期 60页
【摘要】 很多人洗净衣物后都爱把湿衣服直接挂在室内晾干,或者直接用室内空调烘干.不过有医生警告,潮湿衣物是致命霉菌孢子滋生的最佳环境,对免疫系统较不健全或严重气喘患者而言,室内晾湿衣服恐引发健康风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华明 吴松 等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28-29页ISTICCA
【摘要】 死后尸体变化的发生发展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由于影响因素众多,其发生发展也有所不同。但在环境条件较一致的情况下,同一尸体各部分形成差别较大的死后变化较为少见,特别是在相对潮湿的西南室内的同一尸体,既形成局部干尸和局部尸蜡等死后变化,也出现角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