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38
- 13
- 12
- 1
- 199
- 25
- 17
- 9
- 4
- 16
- 16
- 15
- 13
- 1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朱平 周敬群 等 《中国循环杂志》 2004年19卷1期 11-1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室房逆传(VAC)对兔窦房结功能低下动物模型窦房结功能及心房肌电活动的影响.方法:选用40只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家兔,其中32只成功制作窦房结功能低下动物模型,以200次/分的起搏频率起搏右心室,将家兔分为1:1VAC组(22只)、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冰 曾秋堂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8年22卷6期 518-520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慢径消融过程中出现交界区心律伴室房逆传阻滞的意义.方法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经射频消融治疗患者,共91例.采用由低至高的逐点递进的方法进行消融,放电中注意观察交界区心律伴逆传阻滞现象的出现.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手术成功,其中3例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邢杨波 郭航远 等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7年7卷5期 318-320页ISTIC
【摘要】 目的 研究间隙性逆传阻滞房室旁道参与的心动过速特点及射频消融术.方法 6例患者,男性3例,女性3例,年龄24~58岁,其中A型预激1例,B型预激1例,采用右室心尖部和左室S1S1及S1S2起搏分析室房传导情况、心动过速特点、旁道位置确定及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立红 蒋金法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06年27卷5期 657-660页ISTICCA
【摘要】 长期心脏起搏的患者,有部分并发心房颤动,尤其是VVI起搏者.本文主要阐述VVI起搏术后心房颤动与血心钠素和室房逆传的关系,为选择适当的起搏器和起搏方式以及临床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从而减少起搏术后心房颤动的发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席丽丽 吴亚平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3年12卷1期 40-40页ISTIC
【摘要】 <篇首> 患者,女性,62岁,因"窦性停搏"于99年7月1日植入intermedics VVI起搏器.术后检测起搏器的起搏及感知功能良好,起搏频率70次/分,出院一周后患者出现头晕、胸痛症状,并逐渐加重,患者的亲属则认为她太娇气,患者本人也未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定远 潘大明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2年16卷3期 237-237页ISTIC
【摘要】 一女性患者,80岁.6年前安置了VVI起搏器,现因头晕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起搏心律伴逆传文氏现象及室性反复搏动.提示在安置起搏器前,心内电生理检查发现有室房逆传,无论有无形成反复心律,不宜安置VVI起搏器,避免发生起搏器综合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惠杰 刘志华 等 《心电学杂志》 2002年21卷1期 3-5页
【摘要】 目的探讨在体房室结无室房逆传或逆传功能明显低于房室顺传的机制.方法对128例心脏介入性诊疗术患者,分别作心房、心室刺激,观察经房室结顺传及室房逆传的电生理特征.结果除21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外,107例房室顺传文氏点大于150次/rnin;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小钰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23卷15期 124-127页
【摘要】 目的:探讨Lorenz散点图联合逆向技术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合并室性早搏及房颤合并室内差异性传导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2月至2024年12月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及心电图室收治的50例房颤合并室性早搏患者为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春姣 舒慧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4年38卷2期 140-143页ISTIC
【摘要】 患者男性,47岁.因发作性心慌2年,再发1周入院.体表心电图示A型心室预激.经食管调搏检查发现刺激心房的激动经另一条左侧房室旁道下传心室.程序刺激诱发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OAVRT),逆传P波(P波)呈2种形态及2种RP间期交替,均>...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食管调搏;显性与隐性房室双旁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彬 彭筱平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4年38卷6期 484-486页ISTIC
【摘要】 患者男性,63岁.因发作性心悸10余年,再发1个月入院.心电图示窦性心律、A型预激;心动过速发病时心电图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行射频消融时因导管机械刺激导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AVB),静脉推注地塞米松后遗留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