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7
- 4
- 1
- 8
- 3
- 2
- 2
- 2
- 4
- 4
- 3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爽 李冬 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08年37卷6期 834-835页ISTICPKUCABP
【摘要】 目的 明确社区老年人口咽部寄殖菌状况,为老年肺炎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沈阳市某社区706名65岁以上老年居民行咽拭子细菌培养,将分离出的菌株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706份标本中,共265份标本细菌培养阳性,阳性率37.5%.共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子鉴 张婴元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2年2卷1期 59-6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大肠埃希菌是最重要的临床病原菌之一,随着抗菌药的广泛应用,其耐药性日趋严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作用机制不同于其他药物,然而随着此类药物在国内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出现了耐药的大肠埃希菌,且耐药性迅猛增长.本文拟就大肠埃希菌对氟诺酮类药物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少华 张进川 等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01年26卷3期 198-20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确定机械通气病人气管内导管(ETT)细菌生物被膜(BF)形成的结构和病原学特征。方法:前瞻性研究了25支来自22位平均插管62d(范围1~169d)机械通气病人的拔除ETT,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用于检查ETT-BF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敏 王丽萍 等 《北方农业学报》 2016年44卷5期 123-125页
【摘要】 在自然界,噬线虫真菌对线虫的控制,起着重要作用。噬线虫真菌分布广泛,是防治线虫病的一种安全、无残留、无污染的生物防治材料。文章就噬线虫真菌的种类、作用机理及在生物防治动植物线虫病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家畜寄生线虫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志宏 何宏 等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4年3期 45-47,48页
【摘要】 目的:研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换第三代头孢菌素应用于神经ICU患者的临床价值,探讨其对产ESBLs菌株医院感染发生的影响。方法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临床干预前后,检测患者直肠拭子存在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的情况,比较前后两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史立君 于建新 等 《菌物学报》 2019年38卷11期 2016-202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作者采集了北京、青岛、济南、南京、武汉和贵阳6个城市中部分大学校园高羊茅Festuca elata、城内公园大叶黄杨Euonymus japonicus及郊区公园连翘Forsythia suspensa根区土样,测定菌根着生状况和丛枝菌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鄂玉婷 导师:刘明远 吉林大学 兽医学 兽医学(硕士) 2024年
【摘要】 旋毛虫(Trichinella spiralis)是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种哺乳动物可感染的一种寄生性线虫,其完整生命周期大致可以概述如下:当宿主摄入含有旋毛虫幼虫的生肉或半生肉后,幼虫在胃酸的作用下脱离包囊并进入宿主的肠道,在经历四次换皮过程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娟 导师:Stijn van der Veen 浙江大学 生物学 微生物学(硕士) 2020年
【摘要】 单核球增生性李斯特菌,又称李斯特菌,是一种食源性细菌病原体,会引起李斯特菌病,严重会导致败血症、脑膜炎、脑炎和流产等,无有效治疗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或死亡。此外,李斯特菌极容易污染食物以及与食物相关的行业,在国内外因为李斯特菌食物污染常常爆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时红波 导师:姜昌富 华中科技大学 生物学 病原生物学(硕士) 2004年
【摘要】 该课题应用噬菌体肽库筛选卫氏并殖吸虫抗原表位,为并殖吸虫病诊断抗原研究提供方法学依据.结论:(1)利用噬菌体12肽库获得了5个不同的表位,并初步证实了其诊断并殖吸虫病的价值,提示它们对并殖吸虫病的诊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有望代替天然抗原用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蔡少华 导师:钱桂生 张进川 第三军医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呼吸系病)(博士) 2000年
【摘要】 呼吸机要关肺炎(VAP)是ICU内最常见感染,是导致院内感染死亡的主要原因,且延长住院日和增加医疗费用.然而,VAP的正确诊断仍存在一定混淆和困难,近年来,另一个研 究的焦点是气管内和气管内导管(ETT)的细菌寄殖过程及其在VAP发病机制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