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58
- 48
- 10
- 3
- 92
- 55
- 48
- 12
- 12
- 55
- 55
- 54
- 47
- 3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陆笑 翁春辉 等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年44卷4期 411-42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了解luxS基因敲除,自体诱导物-2(AI-2)密度感应信号缺失对缓症链球菌生物膜致病力表型的影响.方法 常规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形态学与生化反应鉴定,16S核糖体DNA(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获得耐药性缓症链球菌临床分离株.同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飞 肖红兵 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年46卷2期 155-159,17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小檗碱对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密度感应缺陷株的生长及其分泌的致病因子的影响,初步探索小檗碱对铜绿假单胞菌密度感应系统及调控致病因子表达的作用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小檗碱分别与铜绿假单胞菌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平 夏飞 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年6期 686-69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黄连提取物和小檗碱对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PA)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铜绿假单胞菌与不同浓度(25.00、12.50、6.25、3.12、1.56、0.78、0.39 m 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苹 杨晶 等 《遗传》 2015年37卷5期 487-49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密度感应系统调节细菌应答反应的发生,这些应答反应与细胞密度有关.通过对比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志贺氏菌(Shigellaspp.)的序列发现,志贺菌属密度感应系统操纵子普遍存在丢失或突变.为研究其密度感应系统的功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霍永标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1年38卷3期 315-318,32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细菌素是由某些细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活性的蛋白质或多肽,变异链球菌产生的细菌素称为变链素.变链素可能与口腔生物膜中变异链球菌的致龋性及其在牙面的定植有关.目前已有多种变链素被分离、纯化并完成了基因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的测定,变链素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平 程彪 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40卷1期 104-10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以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PA)为研究对象,从临床角度探讨密度感应(QS)在PA感染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临床控制PA感染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采用刚果红弹性蛋白酶解实验对临床分离的84例PA株进行QS缺陷筛选,检测QS缺陷株的弹性蛋白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志明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0年37卷6期 664-66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luxS基因广泛存在于多种致病菌中,为自身诱导分子-2形成的标志性基因,不但具有密度感应能力,在代谢组学相关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luxS基因在活化甲基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其在不同细菌硫代谢、口腔致病菌糖类代谢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luxS基因;自身诱导信号分子-2;密度感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蔚璐 凌均棨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8年35卷5期 507-508,51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密度感应是细菌根据菌群密度的变化,分泌和感应特定的信号分子,激活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调节细菌生物学行为的一种机制.目前细菌信号分子自体诱导物II(autoinducer 2,AI-2)被认为是细菌通用的信号分子,参与口腔细菌间的交流,调控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恺 凌均棨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5年32卷1期 6-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口腔链球菌之间可以通过密度感应进行交流,分泌和感应特定的信号分子,从而感应周围环境群体细菌的密度,同时激活相关基因的表达,以协调菌群生物学行为.密度感应与口腔链球菌的生存和致病密切相关,其可能成为控制链球菌致病的有效途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今 楚金普 等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5年32卷1期 3-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牙菌斑是一个复杂的生物膜系统,细菌生物膜的形成和结构稳定需要菌种内及菌种间信号的相互传递和一系列有别于浮游态细菌的信号物质活动.本文主要介绍牙菌斑生物膜菌种内和菌种间的密度感应信号系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