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92
- 50
- 27
- 588
- 60
- 9
- 9
- 7
- 158
- 79
- 61
- 49
- 4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丁沛 罗宏伟 《光明中医》 2023年38卷16期 3209-3212页
【摘要】 脾胃病是中医内科常见病证,笔者结合临床治疗脾胃病体会,根据脾胃的生理关系和发病特点发现在脾胃病的辨治中,寒热错杂证较为多见.临床中抓住寒热错杂证的辨证要点,恰当地选用寒热并用的方剂,并根据临床实际灵活调整方中寒热药物的配比用量,即可取得良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鞠赫 赵远红 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24卷11期 188-192页ISTICCA
【摘要】 黄连-干姜药对是寒热并用、辛开苦降法配伍的典型组合,两药相使临床应用颇多.文章从五行相克理论出发论述黄连-干姜药对,关注其内应五脏配伍关系的内涵,取类比象,挖掘药对潜在中药四气五味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干姜暖脾黄连清胃可助肝气疏达,黄连清心火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滕青 田秀峰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30卷21期 29-31页
【摘要】 寒热错杂证是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常见证型,该文认为脾气易虚易寒,胃气易实易热,脾与胃一脏一腑,互为表里,常相累而病,易形成寒热错杂证.该证型的病机特点主要为脾寒胃热,脾寒则清阳不升,胃热则浊阴不降,脾胃升降失调,胃气上逆而发病.治疗时效法张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进娜 谢鸣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34卷7期 444-44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本文以中药性用和方证相关的理论为基础,对“去性存用”的配伍内涵进行了探讨.文中从中药性用理论和方剂配伍学理的角度阐述了对“去性存用”的认识,提出了其临床意义;同时通过区别“去性存用”与“寒热并用”和“反佐”的不同进一步就其内涵进行了探讨;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志雄 徐光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6期 494-498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究《金匮要略》“中和性”用药思维,并以“相反相成”作为应用法则来作出分析,以期更全面地掌握方剂配伍之法,从而拓宽思路,提高临床疗效。[方法]从《金匮要略》第6、7、17篇中撷选“相反相成”相关条文,并以“寒热并用”之“半夏泻心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时丹丹 周永学 等 《中国中医急症》 2014年23卷11期 2055-2056页ISTIC
【摘要】 药物寒热并用是方剂配伍的重要特征,主要用于寒热错杂证.半夏泻心汤是方剂寒热并用的重要代表方之一.笔者从半夏泻心汤的病机、配伍组成、方义和临床应用进行研究,对方剂寒热并用在半夏泻心汤中的配伍依据、规律及应用进行了探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伍小红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8年39卷8期 104-105页
【摘要】 肺胀有不少寒热错杂的证候,常见的有:(1)风寒袭表,痰热蕴肺;(2)风热犯表,痰浊壅肺;(3)邪入少阳,寒饮停肺;(4)痰热蕴肺,脾肾气虚.治疗需寒热并用,标本同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官宗华 宋捷民 等 《浙江中医杂志》 2012年47卷7期 498-499页ISTIC
【摘要】 "寒热并用"之法,始载于《黄帝内经》,弘扬于《伤寒论》、《金匮要略》,仲景方中寓意"寒热并用"之方多达百余[1-2].而同一时代的《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对于"寒热并用"理论的贡献,则无人论及.观《神农本草经》在总结药物配伍关系时,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北华 唐旭东 《四川中医》 2012年30卷3期 41-43页ISTIC
【摘要】 通过分析寒热错杂证的证候特点、病因病机、经方在其中的应用,进一步阐述了辨治久治不愈的慢性病、疑难疾病当考虑寒热错杂的病机特点,借鉴张仲景的经方思路,采用寒热并用的治疗方法,根据药物的性味归经选择药物,根据病机特点合理搭配寒热药物的配伍比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陶智会 李勇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2年34卷1期 139-141页ISTIC
【摘要】 和法为八法之一,在临床治疗各种慢性疾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笔者通过对和法中寒热并用、调和阴阳的论述结合伤寒名方在临床溃疡性结肠炎中的治疗应用的探讨,以期对临床治疗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在内的慢性疾病应用和法以启迪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