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2
- 1
- 1
- 1
- 7
- 4
- 3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安微 林华 等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12期 99-101,106页
【摘要】 本研究以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的VP664 基因、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nfectious Subcutaneous and Hematopoietic Necrosi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友卿 辛文伦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11年4期 56-59,6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nfectious hypodermal and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HNV)是南美白对虾养殖中最普遍的虾病毒之一.它能引起生长缓慢和畸形,通称矮小畸形综合症(RDS...
【关键词】 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分子标记;微卫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芝勋 谢丽基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09年33卷1期 22-2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根据基因库中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A.F369029)和传染件皮下及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HNV(AF218226)基因序列,设计了WSSV和IHHNV的两对特异性引物和两条用不同荧光基团标记的TaqMan探针.对反应条件和试剂浓度进行...
【关键词】 白斑综合征病毒;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多重实时荧光PC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晓叶 许俊榆 等 《中国动物检疫》 2018年35卷8期 17-22页
【摘要】 为了解浙江省南美白对虾主产区苗种主要病原的携带情况,对杭州、宁波、嘉兴和绍兴4个地区的苗种场开展了病原检测.129批次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有4种病原检出阳性,阳性检出率分别为南美白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1.55%、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宝彬 杨冰 等 《渔业科学进展》 2017年38卷2期 158-166页
【摘要】 2013年,河北、天津等地区养殖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育苗期出现死苗、出苗率低的情况,生产上,仔虾个体大小差异较大,造成了严重损失.本研究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Real-time PCR)对天津大港地区采...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Real-time PCR;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威 许杰 等 《中国动物检疫》 2017年34卷9期 23-25,101页
【摘要】 为了解天津市对虾养殖病害情况,2015—2016年从天津市的汉沽区、大港区、宁河区、静海区、津南区、西青区等对虾养殖主产区,采集养殖对虾及饵料生物等样品,应用PCR法进行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检测.2015年共检测样...
【关键词】 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感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岳磊磊 邵朋威 等 《动物医学进展》 2012年33卷8期 22-26页
【摘要】 为研究凡纳滨对虾免疫调节因子Rab蛋白在对虾机体的免疫调节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克隆了凡纳滨对虾Rab6A基因,并对其在感染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对虾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根据日本对虾Rab蛋白基因设计引物,采...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Rab基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韦信贤 童桂香 等 《南方农业学报》 2011年42卷12期 1545-1549页
【摘要】 [目的]建立快速、特异、灵敏检测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的TaqMan-LNA探针荧光定量PCR方法,为IHHNV的临床诊断和疫情监测提供更简便的检测技术.[方法]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IHHNV毒株序列,在IH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永贞 陈秀荔 等 《动物医学进展》 2010年31卷10期 54-57页
【摘要】 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可导致凡纳滨对虾罹患慢性矮小残缺综合征,引起对虾的产量降低、经济效益下降,对对虾的养殖业危害严重.本试验通过于第3腹节肌肉注射100 μL/gIHHNV的方法对不同家系的对虾攻毒,联合应用PCR...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聚合酶链反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琳 徐海圣 等 《病毒学报》 2010年26卷6期 490-49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建立了一种检测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nfectious hypodermal and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HNV)快速、灵敏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
【关键词】 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对虾;环介导等温扩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