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19
- 11
- 34
- 22
- 20
- 20
- 4
- 18
- 16
- 16
- 9
- 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袁心刚 梁维杰 等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0年26卷5期 674-675页
【摘要】 目的:研究先天性心脏病经食道超声引导下外科微创封堵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接收的6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采纳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观察组(食道超声引导下外科微创封堵术)与对照组(体外循环手术)各33例,比较两组手术指标与心功能。结果:与对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许美珍 江西省第四次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学术交流会 2008年
【摘要】 目的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后即刻造影,对有少许造影剂通过封堵器的患者,从影像学特征识别是从封堵器网眼渗出还是封堵不完全,从而评价封堵效果.方法 2005年2月~2007年3月我院诊治的108例先心患者进行介入封堵,其中动脉导管未闭(PD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玉峰 吴弘 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7年38卷1期 61-6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设计和制作可吸收经胸逆向左心耳封堵器及输送系统,并用体外封堵实验评价其经胸逆向封堵左心耳的可行性,为后续动物实验奠定基础.方法 使用可吸收材料聚对二氧环己酮(PDO)丝材、聚乳酸(PLA)无纺布及聚乙醇酸(PGA)缝线编织左心耳封堵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俊 莫绪明 等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2年21卷9期 747-75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指导、监测偏心型封堵器在经胸微创行嵴内型室间隔缺损(VSD)镶嵌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利用偏心型封堵器行微创镶嵌术成功治疗的13例嵴内型VSD患儿,术前所有患儿均行经胸超声心动图详细筛查,无...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经食管;室间隔缺损;偏心型封堵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振辉 刘延玲 等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5年14卷2期 89-91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经导管封堵术前进行形态学分型的方法及其应用意义.方法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对51例VSD患者行Amplatzer法封堵术前诊断筛选,根据VSD粘连形成瘤样程度,形态学上将VSD分为3型.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丽娟 李淑梅 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年30卷6期 958-96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评价Amplatzer封堵器在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ASD)和动脉导管未闭(PDA)介入治疗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采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ASD21例,PDA19例.术后即刻、1、3、6个月以及1和2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秀章 刘延玲 等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4年13卷3期 170-17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评价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Amplatzer封堵器(ASO)形态的变化.方法选择经胸超声心动图监测引导封堵房间隔缺损的小儿患者65例,于封堵术后即刻、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随访超声心动图,观察封堵效果.于房间隔短轴观、心尖...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房间隔缺损;Amplatzer封堵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小平 郭伟 等 《中华外科杂志》 2003年41卷9期 707-70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近几年,随着腔内血管外科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地将微创血管腔内技术应用于Stanford B型夹层动脉瘤的治疗中[1-3].尽管Stanford B型夹层动脉瘤的腔内治疗技术比腹主动脉瘤简单,但更容易出现内漏并发症.提高裂口一期封堵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宁 胡学宁 等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32卷5期 578-580页ISTICCABP
【摘要】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纤维蛋白胶(FG)封堵肺创面漏气的效果.方法:选取新西兰兔27只,随机分为3组,即FG组、医用化学胶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9只.建立兔肺漏气模型,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关胸观察,另两组分别以FG以及化学胶涂布创面,进行加压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芳洁 冯迎军 《中国实用医刊》 2017年44卷24期 82-83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单纯股静脉途径经导管介入封堵动脉导管未闭(PDA)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单纯股静脉途径经导管介入封堵PDA 45例,男28例,女17例;年龄5个月 ~6岁,平均1岁9个月;体质量4.9~22.5 kg,平均9.7 k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