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9
- 1
- 11
- 5
- 3
- 2
- 2
- 2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潘昕 刘阳 等 《中国新药杂志》 2010年19卷4期 313-31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考察衣膜材料、缓冲小丸的种类以及用量对肠溶型小丸片释药行为的影响.方法:以Eudragit NE30D和FS30D分别与Eudragit L30D-55以不同比例混合后,对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小丸进行包衣.包衣小丸分别与不同的辅料混合后...
【关键词】 小丸片;Eudragit NE30D;Eudragit FS30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超峰 汪晓凌 等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12年43卷11期 923-926页ISTICCSCDCA
【摘要】 在前期制备的盐酸地尔硫(革)脉冲控释小丸基础上,用粉末直接压片技术制备了脉冲小丸口崩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优化了片剂的处方和工艺.结果表明,盐酸地尔硫(革)冲控释小丸为25%、乳糖为50%、微晶纤维素UF711为16%、低取代羟丙纤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超峰 周焘 等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12年43卷12期 1007-1011页ISTICCSCDCA
【摘要】 测定了3批盐酸地尔硫(卓)脉冲控释小丸口崩片的体外药物释放曲线,并采用不同的数学模型进行拟合,探讨其释药机制.结果表明,本品在4h内的累积释放率低于10%,0~24h的体外释放度用零级模型拟合效果较好,5~24h的体外释放度用Higuch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玉 《安徽医药》 2008年12卷8期 680-68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运用小丸包衣技术制备氯化钾缓释片.方法 以EudragitNE30D为缓释包衣材料,对氯化钾结晶进行小丸包衣,包衣后小丸压片制备氯化钾缓释片.结果 体外释放度试验表明:2、4、8 h累计释放量分别为标示量的15%~35%、30%~7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陶涛 《上海医药》 2011年32卷5期 252-255页CA
【摘要】 让良药不再苦口是药剂从业人员长期不懈的追求.本文综述近年来矫味和掩味技术的研究进展,重点关注其在口溶片、咀嚼分散片、口崩片、口崩小丸和缓释干混悬剂等口服新剂型中的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永丽 魏芳 等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8年24卷1期 4-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工艺醇提的定志小丸对自然衰老小鼠学习记忆能力、脑细胞形态的影响,并通过测定血清和脑组织中的生化指标进行药效学的比较,以进一步确定最佳的提取工艺.方法:正交实验设计制成9批药液(含生药量0.33g/ml),12~13月龄的KM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孝 伍杰雄 等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1999年16卷3期 22-2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硫酸沙丁胺醇控释小丸胶囊和进口控释片及普通片在健康志愿者体内单剂量和多剂量给药后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方法:8名健康男性志愿者自身随机交叉先后po 8mg受试硫酸沙丁胺醇控释小丸胶囊、沙丁胺醇控释片(Volmax)或沙丁胺醇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尹先国 导师:李高 华中科技大学 药学 药剂学(硕士) 2003年
【摘要】 该课题研究了缓释双嘧达莫小丸和阿司匹林片组成的复方制剂的制备以及该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并对该制剂进行了稳定性考察.在双嘧达莫缓释微丸处方设计和工艺研究过程中,经过反复研究,比较了不同处方和工艺制备的双嘧达莫缓释微丸的性能,最后,我们确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上海卡乐康包衣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13年44卷9期 后插9-后插11页ISTICCSCDCA
【摘要】 多颗粒系统是由多个剂量单元组成的给药系统,常见类型包括小丸装胶囊、微丸压片、迷你片及其他普通颗粒等.和普通单剂量单元制剂相比,多颗粒产品有较大的优势,表现在产品可以均匀地分布在胃肠道、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降低个体差异和剂量突释、生物利用度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上海卡乐康包衣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13年44卷12期 后插18-后插19页ISTICCSCDCA
【摘要】 1 前言多颗粒系统是由多个剂量单元组成的给药系统,常见类型包括小丸装胶囊、微丸压片、迷你片及其他普通颗粒等.和普通单剂量单元制剂相比,多颗粒产品有较大的优势,表现在产品可以均匀地分布在胃肠道、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降低个体差异和剂量突释、生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