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
- 4
- 2
- 1
- 1
- 1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陈书萍 程豪 等 《当代医学》 2017年23卷13期 15-17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术中是否运用非去极化肌松药两种不同给药模式下支撑喉镜声带手术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择期拟行支撑喉镜下声带手术的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小剂量维库溴胺组(V组)和对照生理盐水组(N组),每组30例.V组为麻醉诱导插...
【关键词】 不同给药模式;小剂量非去极化肌松药;支撑喉镜声带手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段若望 宋炯 等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4年30卷11期 1069-107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常用的三种非去极化肌松药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拟行无痛纤支镜检查(超声下纤支镜淋巴结活检、气管、支气管扩张与冷冻治疗)患者120例,ASA 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四组:罗库溴铵组(R组)、维库溴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端午 葛声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0年16卷5期 24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在临床麻醉中我们用小剂量非去极化肌松药(阿曲库铵)对抗去极化肌松药琥珀胆碱的不良反应,在气管插管中取得满意肌松效果,减少了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洁 郑海波 等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1年15卷8期 1344-1345页ISTIC
【摘要】 <篇首> 全麻诱导后患者意识消失,保护性反射减弱,至获得满意气管插管条件这段时间是全麻过程中一段风险较大的时间,病人有发生误吸,缺氧的危险.诱导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肌松药的起效快慢,因此,缩短肌松药的起效时间对于提高诱导期的安全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磊 姚锦华 等 《浙江医学》 2001年23卷4期 229-230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用小剂量非去极化肌肉松弛药作预处理,可以消除或者减弱琥珀胆碱所致的肌震颤,减少血钾升高、术后肌痛等不良反应[1].本文观察阿曲库铵预处理对琥珀胆碱肌震颤不良反应的预防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明明 陈洪武 等 《宁波医学》 2000年12卷4期 181-182页
【摘要】 <篇首> 异丙酚、芬太尼、安定及非去极化肌松药配伍应用于全麻诱导在临床上已逐渐得到推广,但在诱导期间常出现较为明显的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虽然持续时间可能较短,对有潜在心脑血管疾患及循环代偿不良的患者仍可能有不良后果.本文探讨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维峰 《上海预防医学》 2012年24卷10期 574-575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罗库溴铵是一种新型甾类非去极化肌松药,因其起效迅速被广泛运用于临床.研究发现,静脉注射罗库溴铵会使50%~80%的病人发生不同程度的肢体退缩反应,这种反应多被归因于罗库溴铵引起的注射痛[1-2].它可以发生在病人清醒时,也可以发生在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茂恩 郭曲练 等 《中国医师杂志》 2009年11卷5期 704-70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小剂量非去极化肌松药在面神经监测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30例全麻下术中行面神经功能监测的听神经瘤切除术患者,ASA Ⅰ级或Ⅱ级,使用TOF-watch sx肌松监测仪监测肌松程度,随机分成2组(n=15):使用小剂量肌松药维...
【关键词】 神经肌肉去极化药/药理学;面神经;神经瘤,听/外科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