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1
- 2
- 1
- 1
- 1
- 1
- 4
- 2
- 1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邵常平 《医药工程设计》 2012年33卷2期 39-42页CA
【摘要】 随着小容量注射液由传统的安瓿瓶包装,向管制注射液瓶(西林瓶)包装形式的转换,一直困扰小容量注射液质量的可见异物问题并没有因为包装形式的改变而得以解决.就小容量注射液由传统的安瓿包装改为西林瓶包装后,从其生产工艺要求的各个环节排查可见异物产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雪梅 钟智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1999年19卷2期 81-8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几种常用中草药针剂与输液配伍,溶液中不溶性微粒数量变化的观察.方法::模拟治疗常规的加药方法,制备几种常用中草药针剂与输液配伍的溶液,并测定溶液中的不溶性微粒的数量.结果:配伍溶液中不溶性微粒数量明显增多,应引起重视.结论:建议再版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彦 《医药工程设计》 2012年33卷3期 40-42页CA
【摘要】 小容量注射液“可见异物”产生主要与洗、灌、烘、安瓿和药液的相容性、药品前期工艺有关.分析产生“可见异物”的因素,并给出如何通过灯检检测快速准确找出具体原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鹏高 吕长淮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年24卷3期 1236-1237页
【摘要】 <篇首> 静脉输液是临床较为常用的治疗方法,多种药物配伍输注也是临床较为常用的治疗手段.临床上用于静脉输液给药的药物,大多需要重稀释或重配制方可使用,通常输液中至少加入1~2种,多者10多种药物.因此小容量注射液和注射用无菌粉末加入输液后不溶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广宇 郑重 等 《中国医师杂志》 2018年20卷11期 1704-170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检测下腔静脉参数在评估椎管内麻醉围术期容量状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择期手术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晶体组、胶体组,各34例.三组均采取椎管内麻醉,对照组于麻醉后维持输注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培 范婷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8年39卷7期 621-62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术中给予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对癫痫手术患儿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癫痫病灶切除术的患儿45例,根据患儿年龄和是否使用TXA注射液分为4组:3岁及以下未用TXA组(N1组,9例)、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蓬勃 王妮 等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1年32卷4期 389-39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hypertomic sodiam chloride hydroxyethyl starch 40 injection,HSH)对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红保 徐军美 《中国医师杂志》 2010年12卷9期 1278-128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液体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老年人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腰硬联合麻醉行下肢手术患者60例,分为3组:Ⅰ组(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5 ml/kg+乳酸林格10 ml/kg),Ⅱ组(聚明胶肽5 ml/kg+乳酸林格10...
【关键词】 血液稀释;羟乙基淀粉/投药和剂量;乳酸盐类/投药和剂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施心建 黄剑 等 《药学服务与研究》 2003年3卷1期 6-6,26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尼莫地平为德国Bayer药厂于1985年5月上市的一种选择性较强的、具有扩张脑血管作用的钙拮抗剂,口服消化道吸收良好,但首过效应大,生物利用度仅为2.7%~27.9%[1],为了克服口服制剂的缺点,国内外于90年代开发了静脉给药的尼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小华 李立新 等 《实用护理杂志》 2002年18卷6期 7-8页ISTIC
【摘要】 目的了解小容量静脉推注药液中的不溶性微粒污染情况,探讨控制的对策.方法用ZWF-4型注射液微粒分析仪检测静脉推注药液中不溶性微粒的数目.结果 3组未经过过滤的静脉推注药液中,不溶性微粒均显著增加. 结论应重视小容量静脉推注药液中不溶性微粒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