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57
- 9
- 7
- 99
- 25
- 11
- 5
- 3
- 55
- 47
- 10
- 9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袁浩展 李雅琼 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28卷15期 1674-1677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氨溴索鼓室内注射联合小柴胡汤加味对中耳炎患者免疫功能及听力的影响.方法 将90例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氨溴索鼓室内注射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小柴胡汤加味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听力及耳胀...
【中文期刊】 多红英 王继春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25卷32期 3594-3596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加味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轻中度发作的效果。方法将126例哮喘急性轻中度发作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和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小柴胡汤加味治疗,观察2组临床...
【中文期刊】 屈扬 王天宇 等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68-70页 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加味结合针刺治疗围绝经期肝气郁结型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符合颈性眩晕患者按就诊顺序使用半随机方法分为3组每组各60例,治疗1组予小柴胡汤治疗;治疗2组予小柴胡汤加味和常规针刺治疗;治疗3组单纯给予常规针刺;治疗2...
【中文期刊】 濮宏军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11期 1315-1316,1321页 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小柴胡汤加味联合卡马西平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间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筛选得到7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服用卡马西平;实验组患者...
【中文期刊】 张亚平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34卷16期 100,102页
【摘要】 目的:探究感冒后咳嗽经小柴胡汤加味治疗的疗效.方法:收治感冒患者110例,随机平分两组.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予小柴胡汤加味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达92.72%,生活量表(QOL)评分更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
【中文期刊】 刘潇蔓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 2018年5期 112-113页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在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当中运用小柴胡汤加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确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病例数为88例.通过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
【中文期刊】 陈锦红 仇华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0年17卷6期 69-70页 ISTICCSCDCA
【摘要】 <篇首> 随着腹腔镜手术技巧的成熟,妇科许多手术均能在腹腔镜下完成,但腹腔镜术后并发症不容忽视,特别是胸胁胀痛、肩背痛等非切口疼痛及脘腹胀满、恶心呕吐等胃肠症状.笔者采用小柴胡汤加味防治妇科腹腔镜术后并发症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中文期刊】 张金平 文茂森 等 《西部医学》 2008年20卷1期 89-90页 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黄痘前期)病毒性甲型怠性黄痘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甘利欣、门冬氨酸钾镁、能量合剂、维生素B族等静漓.治疗组4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柴胡汤加味,观察两组症状、体征...
【中文期刊】 杨爱国 《河南中医》 2003年23卷8期 8-8页 ISTIC
【摘要】 <篇首> 小柴胡汤是<伤寒杂病论>中重要而常用的方剂,仲景设小柴胡汤主治少阳胆热气郁证、热入血室证、少阳胆郁黄疸证等.但在临床中小柴胡汤不仅是治疗外感病的常用方,也是治疗内伤杂病的重要方.笔者1995~2002年间用小柴胡汤加味治疗冠心病68例...
【中文期刊】 路越 张焱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6年36卷1期 47-49页
【摘要】 为观察小柴胡汤加味治疗肛肠病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的临床疗效,将肛肠病术后非感染性发热患者100例按发热程度分中热组和低热组,将低热组分为低热试验组24例和低热对照组22例,中热组分为中热试验组28例和中热对照组26例.对其服药前后疗效、中医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