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0
- 1
- 2
- 2
- 1
- 8
- 7
- 6
- 4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宋楠 陈家婷 等 《山西农业科学》 2022年50卷9期 1209-1214页
【摘要】 为了进一步发掘小麦耐盐种质并将其应用于分子育种,为其高效利用提供分子辅助选择依据,以耐盐品种旱选10号与盐敏感品种中国春作为对照,通过苗期耐盐指数(Salt injury index,SI)对57份小麦微核心种质进行表型鉴定,同时利用已报道...
【中文期刊】 蔡华 马传喜 等 《云南植物研究》 2009年31卷5期 408-414页 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根据已发表的麦族植物Psy基因序列的保守区设计引物Psy02,克隆小麦Psy基因(片段).结果表明,Psy02引物的扩增产物出现2种带型:196bp和233bp,序列分析表明两条特异条带涵盖了小麦Psy基因第2外显子全部序列,相差的37bp...
【中文期刊】 姜慧芳 任小平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1年31卷8期 1551-1559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中国花生小核心种质中涉及来源于中国本土的145份地方品种和67份育成品种为材料,应用SSR技术从206对SSR引物中筛选出25对扩增效果好的多态性引物进行检测,并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比较.结果表明:(1)地方品种与育成品种各具有特殊带型...
【中文期刊】 董玉琛 曹永生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3年4卷1期 1-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对中国普通小麦种质资源构建了初选核心种质.地方品种和选育品种分别构建.按栽培区(地理生态区)分组.地方品种按亚区分为28组,选育品种按大区分为10组.各组内在21个表型性状聚类的基础上,按平方根法取样,并依遗传多样性指数与遗传丰富度加以调整...
【中文期刊】 丁艳红 刘欢 等 《作物学报》 2010年36卷7期 1126-1134页
【摘要】 选取在成株期表现高、中、低抗叶锈性的28个小麦微核心种质,利用39个以Thatcher为背景的近等基因系(或单基因系)作为已知基因的鉴别寄主,接种8个小麦叶锈菌致病型进行苗期抗叶锈基因推导,结合成株期抗病鉴定,初步明确了这些品种(系)的抗性...
【中文期刊】 邓万洪 晏本菊 等 《麦类作物学报》 2007年27卷6期 982-988页
【摘要】 为了筛选出更多用于培育优质面条小麦的Wx基因缺失材料,用分子标记技术对260份中国核心小麦种质资源进行了分析,并用SDS-PAGE进行了验证.筛选出缺失Wx-A1蛋白亚基的品种2份,缺失Wx-B1蛋白亚基的品种14份,得到1份不同于"白火麦...
【中文期刊】 孙云云 古佳玉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6年17卷2期 189-196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259个小麦微核心种质为材料进行剂量为0、100、150、250 Gy的60Co γ射线辐照处理,探讨小麦微核心种质的γ射线辐射敏感性分布,以及DNA损伤修复基因TaKu70和TaKu80对辐照的应答模式.结果表明,小麦微核心种质的苗高损...
【中文期刊】 王丽侠 程须珍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3年14卷5期 794-799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提高我国小豆(Vigna angularis)应用核心种质的育种利用效率,本研究通过2年2点的田间试验,分析了166份小豆核心种质农艺性状的变异,明确了其生态适应性和可利用价值.结果表明,166份核心种质在广西南宁均表现为直立生长,并能正...
【学位论文】 作者: 徐宁 导师:程须珍 中国农业科学院 作物学 作物种质资源学(硕士) 2008年
【摘要】 小豆[Vignaangularis(Willd)Ohwi&Ohashi]是我国主要食用豆类作物,在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具有独特的作用。我国小豆种质资源十分丰富,占有量居世界第一位,但小豆一直被看作是“小作物”,基础性研究相对比较落后,遗传资...
【中文期刊】 李华 付朴艳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24年44卷2期 288-299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研究旨在构建可靠的材用云南松核心种质,加强其种质资源选育、开发利用,解决其种质资源分布广、保存成本高、保存难度大等问题,促进云南松种质资源有效利用.[方法]以云南松26个天然居群的780株样株为原种质,以18个表型性状为原数据,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