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1
- 1
- 1
- 6
- 2
- 1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杨雷 肖琼 等 《中国岩溶》 2011年30卷2期 209-215页
【摘要】 本文以重庆市温塘峡背斜和滇东小江断裂带出露温泉为例,探讨了其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的差异.研究发现,由于地质背景条件基本相同,温塘峡背斜出露的温泉水文地球化学特征比较接近,水化学类型为SO4-Ca(Mg)型,而小江断裂带温泉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差异较...
【中文期刊】 崔腾发 陈小斌 等 《地球物理学报》 2023年66卷10期 4224-4240页
【摘要】 小江断裂带是青藏高原物质向东南方向逃逸的东边界中的一段,具有较强的地震活动性.小江断裂带东川—寻甸段经历过三次6.5级以上强震,对其深部电性结构的探测,可以为研究三次历史强震的深部孕震环境提供重要依据.大地电磁成像结果显示研究区下地壳存在显...
【中文期刊】 杨建文 金明培 等 《地震地质》 2023年45卷1期 190-207页
【摘要】 文中基于2011年9月2日—2014年1月16日小江断裂带及邻区 48 个台站的远震三分量波形数据提取径向 P 波接收函数,采用两步反演法和 Bootstrap 重采样技术反演了各台站下方的 S波速度结构,对小江断裂带及邻区的地壳深部结构进...
【中文期刊】 李忠 吴中海 等 《地质力学学报》 2021年27卷2期 317-325页
【摘要】 运用EH4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方法,并结合钻探资料成果,对巧家巨型古滑坡的空间结构进行探测分析;有效确定了该滑坡的空间电性和结构特征.研究发现该滑坡的主滑动面平均深度250 m;并发现滑坡体及邻侧存在6条活动断裂(F1—F6),其中小江断裂带(...
【关键词】 小江断裂带; 巨型古滑坡; EH4音频大地电磁法;
【中文期刊】 冯振 吴中海 等 《地球学报》 2019年40卷4期 629-636页
【摘要】 巧家地处小江断裂带与则木河断裂、五莲峰断裂相交地带,地质构造复杂,断裂与地震活动频繁,崩滑流地质灾害极为发育.通过遥感解译与工程地质分析,在小江断裂带巧家段东侧识别出一处巨型古滑坡.巧家古滑坡平面形态为筲箕形,堆积体长5.5 km,宽9 k...
【中文期刊】 裴向军 李天涛 等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9年54卷2期 278-286页
【摘要】 为了探明巧家盆地的性质、成因以及其演化过程,通过详细野外调查,结合区域构造特征对巧家盆地展开了初步的研究.首先基于详细的野外调查工作,掌握了研究区基本地质背景条件以及盆地表面的沉积特征;进而,对盆地中心区域进行了钻孔勘测,得到了盆地内部结构...
【中文期刊】 张欣 王运生 《工程地质学报》 2017年25卷2期 531-540页
【摘要】 小江断裂带北段为白鹤滩水电站库区内规模最大的断裂构造,其几何展布特征与活动性对库区移民及其就近安置规划有明显的制约作用.通过对小江断裂北段大比例尺调查、断裂带石英形貌扫描以及现场氡气测量等综合研究,重新界定了小江断裂带北段展布,即北起宁南县...
【中文期刊】 刘文连 利满霖 等 《隧道建设(中英文)》 2023年43卷9期 1523-1532页
【摘要】 云南登楼山隧道横穿水热活动强烈的小江断裂带,为利用地质分析手段评价隧址区水热活动规律,进而探讨线性工程热害评价方法,在已获得的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小江断裂带区域发育规律,然后对隧址区小江断裂系地质构造整体展布规律以及地质构造的优势方位与热...
【中文期刊】 卢伟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01年2卷3期 198-200页 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云南个旧地区居民(不包括矿工和冶炼工)肺癌高发的原因.方法应用固体核径迹探测器(简称SSNTD)方法对土壤、室内氡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纵贯个旧地区的个旧--小江断裂带提供了丰富的土壤氡的地下来源,在断裂带上测得土壤氡水平为世界土壤氡...
【中文期刊】 马文涛 徐锡伟 等 《地震地质》 2008年30卷4期 926-934页
【摘要】 以位错理论为依据探讨了地震分类的理论基础,利用美国哈佛大学 1977-2008年的震源机制解资料,采用地震三角形分类法,研究了中国川滇及邻近地区震源机制解124例,从地壳脆性变形的角度分析了川滇次级块体的变形形式.结果表明: 整体上川滇及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