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96
- 19
- 1
- 81
- 18
- 14
- 5
- 3
- 126
- 16
- 14
- 12
- 1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媛 陆小妍 等 《中国医学装备》 2022年19卷4期 7-12页ISTIC
【摘要】 目的:提出一种级联主成分分析(PCA)与双树复小波变换(DTCWT)的CT和MRI图像融合新算法,以获得高质量的CT和MRI融合图像.方法:基于级联PCA与DTCWT的融合算法采用非抽样小波变换(UDWT),将已配准的CT和MRI图像分解成...
【关键词】 图像融合;非抽样小波变换(UDWT);主成分分析(PC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祖兴 刘军 等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08年25卷4期 756-761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心音对大多数心血管疾病具有极高的临床诊断价值,所以对心音信号进行分析有助于临床上对心脏疾病的诊断.心音信号是非平稳信号,需要选择合适的算法来进行时-频分析.传统的分析方法如傅立叶变换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连续小波变换和匹配追踪算法是两种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静 王步青 等 《中国医疗设备》 2017年32卷11期 32-34,43页ISTIC
【摘要】 目的 评价小波分析法(Wavedet)、基于差分阈值法的滤波器分析法(Pantom)两种心电(Electrocardiogram,ECG)的QRS波群检测算法的性能.方法 利用ECG-Kit工具包,基于PhysioNet网站的心电信号数据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静 黄丹飞 等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1期 156-159页
【摘要】 心电信号与脑电信号在心脑血管健康评测方面具有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位置。临床中发现脑梗塞会引发心电信号和脑电信号同时产生异常现象,然而关于脑梗塞时引发的异常脑电信号和心电信号之间的关系研究甚少。通过FP-Growth算法研究,利用小波变换提取信号...
【关键词】 FP-Growth算法;小波变换;信号特征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海静 何庆华 等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12年31卷4期 47-49页
【摘要】 基于瞬态视觉诱发电位的研究是脑机接口研究中的一种方法,其核心在于瞬态视觉诱发电位的识别算法研究.采用累加平均和小波分解滤波从强噪声背景下提取微弱的视觉诱发电位,采用主成分分析提取诱发电位的特征,用K近邻算法对得到的特征信号进行模式识别.采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德洁 张乐平 等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6年42卷9期 219-220,227页
【摘要】 论文应用小波变换的Mallat算法从一路带噪心电信号构造了另两路观察信号,从而满足独立元分析要求的观测信号向量维数不小于独立信号向量维数的条件;在此基础上,采用FastICA算法对三路心电信号进行独立元分解,分离效果理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烈平 莫玮 等 《桂林工学院学报》 2002年22卷1期 66-70页
【摘要】 针对中潜伏期听觉诱发脑电的特点,提出了利用小波变换的多分辨分析技术滤除被测信号的强噪声成分,重构真实信号来实现对中潜伏期听觉诱发脑电的提取方法;通过实验仿真表明:小波变换提取技术比其他传统提取方法更有效,可以减少试验次数,可以提供更为可靠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文烨 导师:陈敏 华中科技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系统结构(硕士) 2016年
【摘要】 心血管疾病是现阶段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且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或多或少都伴随着心律失常。长时间的心电监护所产生的心电图数量极为庞大,使用计算机技术对心律失常进行初步地筛选和标记,可以极大的提高医生诊断的效率,减少误诊或漏诊的发生。对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屹 导师:何兴高 电子科技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息安全(硕士) 2014年
【摘要】 近年来,由于临床应用需求的不断增加,对于多模医学图像融合的研究引来了更多的关注。内科医生通过识别大量多模医学图像(如CT、MRI)来诊断病人的病情,确定病灶,这需要大量的时间和丰富的经验。将多模医学图像中存在的对比和互补信息融合进一张图片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红燕 导师:赵菊敏 太原理工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硕士) 2014年
【摘要】 随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不断增大,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一种常见疾病,患心血管疾病而猝死往往是由突发的室性心动过速引起的。许多研究表明,心室晚电位(Ventricular Late Potentials,VLP)绝大多数发生于心肌梗塞患者,可独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